首頁> 歷史軍事> 覆秦> 第461章 壓力轉移

第461章 壓力轉移

2024-11-22 01:01:09 作者: 起飛的東君
  第461章 壓力轉移

  四月。

  吳廣從薄邑北上,進入東郡區域最先出現在眼前的大城是定陶。

  東郡二十餘城,其中以濮陽和定陶兩座城池最為雄壯。

  兩者一為衛都,一為曹都,都是古已有之的大城。

  當初魏咎定都就在這二城之間猶豫,最終在武蒲的勸說下選擇了定陶,原因是濮陽離唐國太近,萬一唐國有所壞心,他們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

  結果魏咎的決定,在某種程度上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也改變了魏國的命運。

  吳廣站在定陶城前,打量著眼前的景象,不由輕輕一嘆。

  這座曾經的魏國都城,在西楚軍的猛攻下早已殘破不堪,距離定陶攻城戰數月後,還能看到城牆上的血污殘留,觸目驚心。

  至於城內設施,因為項梁縱軍劫掠,同樣毀壞嚴重。

  

  不管是豪貴卿族之家,還是底層庶民居所,全都被西楚軍洗劫一空,連點金玉寶物都找不出來。

  這導致在整個魏地,定陶的魏人最為憎恨西楚。

  就連當初那些主動開門向西楚投降的魏人,一提到項梁的名字,也都將牙齒咬得咔咔響。

  我們開門投降你,你還來搶劫我們?

  項梁老賊簡直不是人!

  楚軍入城,反抗的魏人盡數被殺。

  順從的魏人或是眼睜睜看著女眷被姦淫,或是家中糧秣財物盡數被楚軍搶,

  活的那叫一個悽慘。

  其後魏咎的被殺,更讓定陶的魏人對項氏楚國的憎恨達到了極點。

  既然深恨項氏,那對於將他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的吳廣自然是抱有深深的好感。

  當魏豹繼位為新王,並將東郡獻給吳廣的消息傳來時,定陶的魏人不僅對魏國沒有絲毫留戀之情,反而對自己的唐人新身份感到欣喜。

  「魏國是小國,自從相邦光復魏地以來,吾等就一直被秦軍打,被齊國打,

  被楚人欺辱,從無一日安息。吾等只想好好過一天日子,怎奈總是被人欺凌,現在咱們成了唐國子民,這下總沒人會欺負吾等了吧?

  1

  1

  「我父母被西楚軍所殺,唐王滅了項氏,為我報了仇,我這條命就是唐王的了,我心肝情願做唐國子民。」

  「怎麼還叫唐王,該叫皇帝了。皇帝統御天下,吾等自當為天子之民!」

  「寧為唐民,不做魏人!」

  自魏國被秦所滅到現在已接近二十年,魏人中途亡國十多年。

  二十歲以下的魏人青少年對曾經的魏國幾乎沒有什麼感情。

  而年長一些的魏人,雖然在魏王的統治下生活過,可回想往昔,那也是不堪回首的日子。

  光看魏景王在位時的紀事,就知曾經的魏國光景。

  元年,秦拔魏二十城,以為秦東郡。

  二年,秦拔魏朝歌。

  三年,秦拔魏汲。

  五年,秦拔魏垣、蒲陽、衍。

  魏國常年被秦軍暴揍,今日失一城,明日失兩城,轉頭還得奴顏婢膝,向秦王討好求饒,妥妥的一副弱國小民的模樣。

  等到秦末時,天下亂起,周市和魏咎復國,本以為魏人能夠趁勢振一振先祖雄風,哪知等來的又是被秦、齊、楚連番吊打。

  魏人就沒有一刻能夠雄起!

  數十年來儘是屈辱,這種情況下,魏人的心裡只有對強大的渴望。

  魏國註定無法復興,不能保護自己的子民。

  那他們現在成為唐國子民,正是一個極好的選擇。

  故而自唐皇車駕入東郡以來,先是定陶之民食壺漿以迎唐皇,拜謝唐軍消滅西楚,為他們復了大仇。

  車駕過濟水後,宛朐、煮棗、葭密等城邑,當地魏人也都或是自願,或是被組織著前來夾道歡呼,幾乎沒有魏人會反對歸屬唐國的事情。

  「陛下之名播於海內,魏民聞之皆甘願歸我大唐,真是一片盛景啊。」

  文秀、張敖等近臣在途中感嘆不已。


  吳廣微笑不語。

  東郡魏民的情況有些特殊。

  他們對唐國的統治接受度較高,能夠迅速接受成為唐民,其主要原因還是東郡先後被秦、齊、楚三國侵略,三次皆是唐軍前來救援,將他們從危難中解救。

  對大多數東郡魏人來說,吳廣和唐軍就是救世主的形象,從魏轉唐,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拋開東郡,吳廣曾思慮過天下各郡對自己統治的接受度。

  河北燕趙是自己的起家地,其中趙地是核心,是絕不會背叛他的。

  燕地對吳廣的忠誠要稍差一些,但因為燕王族被秦所誅滅的緣故,當地沒有那種可以威脅到吳廣的人物,且後來阿牛和韓忠借著施行律法的事將反對者清理了一波,大體上燕民也都支持吳廣的統治。

  關中就更不用說了,被秦二世不斷躁後,關中秦民對於同他們約法三章的吳廣是真心擁戴。

  至於楚地,因為吳廣自己是楚人,手下群臣將領也都是楚人的緣故,這地方問題也不大。

  對吳廣忠心程度一般的可能就是韓、魏兩國的核心穎川郡和碭郡。

  而真正的難點在於齊國。

  齊地四郡!

  吳廣眼中露出凝重之色。

  首先因為唐齊大戰的緣故,齊人對唐軍並沒什麼好感,甚至一些父子丈夫死在戰場上的齊人還會帶有怨恨。

  吳廣是全靠著田假的名義和韓信的軍隊,才能在短時間內控制住齊國,而且這個控制也只是表面上的,實際程度很有限。

  至少膠東、琅琊等郡縣,以韓信的兵力還是很難掌握住,基本上都是田安等田氏貴族控制著。

  而且在田榮、田市政權被消滅後,韓信率領的唐軍也不可能長期駐紮在齊國,接下來如何處理也是一個難點。

  「難就難吧,好歹是速平了齊地,不用再通過戰爭解決,日後再想辦法收拾就是。至少比歷史上齊地被打爛了,韓信還要做齊王的好吧。」

  想到韓信,吳廣又露出笑容。

  這位歷史上平定齊地後,就伸手向劉邦要齊王的將軍,在吳廣手下乖得很。

  韓信不僅沒有派人向他提要求,還在捷報里多寫了葛嬰、劇武等人的功勞,

  比之前在北疆居功自傲的態度要好得多,也不知是他自己學會了和同僚相處,還是有人進行過提點。

  吳廣絲毫不擔心韓信敢有其他想法。

  韓信只是一個空降的將軍,他手下的將領全是吳廣的親信,兵卒里也多是河北老卒,韓信要是敢說一個「反」字,恐怕一夜間就能被拿下,絲毫不會給他空子鑽。

  想到齊地的情況,吳廣在前往河北的途中,也曾同徹、陳平等人商議過後續該怎麼進行處置。

  二人各獻策略,其中有一條最為急迫,也是二人之共識。

  「陛下誅滅暴秦,翦除亂世諸侯,平定海內,功莫大焉,故被萬民擁戴,登臨帝位為天子。韓、魏敬奉,獻三川、東郡以為賀。」

  「齊王假之前為求復國,自甘為陛下臣屬,與韓、魏同列。故陛下命大將率師,擊滅偽齊王田市,使其登臨齊王君位,恩德之大,舉世難尋。今二國皆獻郡以賀天子,他齊國又豈能置身於外,此豈非不忠乎?」

  陳平笑道:「吾等當派人前往齊地宣揚韓、魏獻土之事,並囑韓將軍暗示齊王,使其獻土相賀。」

  徹也嘿嘿道:「只要齊國獻濟北入唐,則齊國北方河、濟天險皆失,我大軍便可常駐臨淄以北,隨時能南下平定齊地,如此齊人不足為慮也!」

  「你們兩個啊,還真是會抓時機,將朕稱帝的事當做要地的籌碼了。」

  吳廣取笑了二人一番。

  而對於徹和陳平的建議,他則是從善如流。

  我吳廣當了皇帝,韓國和魏國都有所表示,獻出一個郡來做賀禮。

  你田假的齊國也是我唐軍打下來的,就不該表示表示嗎?

  當唐皇車駕在白馬津渡過大河,一路回到河北時。

  唐王稱帝,韓、魏獻土以賀的消息也在快馬奔馳下送往齊地。

  壓力,落到了齊國身上。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