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鴿展翅翱翔,掠過茫茫大海,跨越山川河流,待它接連飛過一座座屯堡烏黑的廢墟,終於瞧見一座位於河流東岸的城池,
只是這座城池與以往有些不同,數千頂灰白營帳猶如劣質瓷碗倒扣在城外,連綿數里。
白鴿不懂這些複雜信息,只知道自己回家了,
它歡快地飛進熟悉的家園,還沒落地就被養鴿人一把抓住。
男人熟練地抽出皮套中的紙卷,眼見紙卷首尾皆用紅線纏繞,當即意識到這是重要軍情,連忙將信息封入木箱用包裹背在身上。
男人牽來一匹快馬離開蓋州,朝著下一個驛站奔去。
下一個驛站、急遞鋪相繼接手重要情報,換人換馬繼續疾馳。重要情報一路跨過海州,遼陽,最終抵達瀋陽遞送給兵部,整個過程不超過一天。
不過最重要的皇帝陛下不在瀋陽,而是在瀋陽北郊十里等待他的心腹大將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奉命征討索倫部,如今統帥萬餘清騎凱旋而歸。
他騎著寶馬在百步外翻身下地,臉上掛著興奮的笑,三步並作兩步飛速跑來。
濟爾哈朗精準地停在三步之外,剛要對皇帝行大禮,黃台吉便迎上去給了他一個用力的擁抱。
此刻兩位堂兄弟只論親情,不論君臣。
濟爾哈朗一想到黃台吉早已貴為皇帝,還以「抱見禮」拉近雙方的距離就備受感動。
「臣為陛下擄來索倫諸部三千五百丁口。」濟爾哈朗側身遙指隊列後方牽引的俘虜。
「好!如此一來我八旗滿洲各牛錄的丁口便能多補一些了。」黃台吉語氣喜悅地說,「你是此戰的大功臣,你的鑲藍旗可以優先挑選。」
濟爾哈朗聞言再度欣喜,「謝陛下恩典!」
黃台吉沉吟片刻,還想再說些什麼,忽然瞧見瀋陽方向奔出十餘騎快馬。
為首一人迅速翻身下馬,飛跑至黃台吉面前跪下,雙手捧起一方木盒,「陛下,蓋州來信。」
接過木盒取出紅線纏封的紙卷,拔出小刀輕輕挑斷一根根紅線,紙卷上記錄的關鍵消息很多。
總結一下就是智順王被生擒,水師兵馬全滅,明軍挾大勝之威集結一二萬兵馬渡海攻打遼南。
黃台吉面色陰沉,扭頭對幾位護軍統領發布幾個簡短命令,隨後以微笑面孔交代濟爾哈朗與兵部的人員交接俘虜丁口,。
他還有一些「瑣事」急需處理,就不過問慶功宴之類的諸多事宜了。
黃台吉踩著包衣的後背登上戰馬,肥胖的身軀猶如一團橢球壓在戰馬背上。
他迅速奔回瀋陽,召集一眾親王貝勒、固山額真、漢臣議事。
多虧他在直隸、山東安插的細作,得以迅速獲取諸多變故。
智順王水師全滅,意味著大清喪失好不容易得到的制海權。
大清既無法封鎖渤海洋面,又不能渡海攻打登萊,黃台吉構想的「登萊攻略」皆成泡影。
黃台吉也能猜到旅順,金州勢必不保。
蓋州以南的三座戰略要地即將重歸明軍之手,遼南局勢似乎一夜回到四年前。
既是背鬼軍,也是黑旗軍。
這伙強人挫敗他南下大軍,又打敗他精心籠絡的漢軍水師。
他們究竟是什麼人,偏偏一直跟大清作對!
他命令細作散播「捧殺」謠言,那小皇帝的確信了三分,不斷抽調黑旗營的強軍四處奔波。
可是奇了怪的是,那李姓小兒的精兵好似抽不干,南陽一戰兩千餘黑旗兵全軍覆沒,如今駐紮登州的背鬼軍也屢戰屢勝。
要麼是李小將練兵得法,任何老弱病殘都能練成一支精悍強軍。
要麼是此人持有特殊「秘法」,只要是黑旗營出身的士卒,無論去哪都能維持戰力,比如定期服用某種秘密丹藥。
風頭正盛的黑旗軍由此進入黃台吉視野。
他給駐紮京師的細作們傳達指示,命令他們打探關於黑旗軍的消息,沒多久,細作收集的消息就通過特殊渠道傳回,
傳聞黑旗軍起於豫南山谷,那李小將憑藉過人能力,組織十三鄉村壯丁,一鼓作氣平了險惡山賊。
隨著乞活賊興起,他組織家丁堅守城寨,保全一方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接著審時度勢,瞧准賊寇離境的時機,率領家丁奪回縣城。
然而他沒有殺死賊寇家屬,反而將其禮送出境,因此與賊寇達成「君子協定」,足足一年時間兩不相侵,唯有小股零星部隊時而交鋒。
李小將後來平猛虎賊,北上抵禦八旗,又迅捷踏平紅巾賊,揮師返鄉不足一季便又親率大兵連收四城。
饒是黃台吉看到這些情報,也不由得感嘆,生子當如李都督。
要是李牧是他兒子,大清國運必定蒸蒸日上。
世人皆贊李都督之忠義,黃台吉卻持相反意見。
黃台吉不信這世上有大忠之人,或者說他不信朱由檢如此德薄之人,配得此大忠大義之人。
他揣測李小將一定有所圖謀,此人不過二十來歲已然身居高位,日後再立奇功,明廷還有何獎勵可賞?
封侯,封公,乃至裂土封王?
縱使李牧本人無所圖謀,形勢也會逼著他走向不忍為的道路,
而且黃台吉查看粗陋的沙盤,驚奇發現李牧正在關內各地布局,
李小將明明擁有剿滅乞活賊的實力卻不急著去做,許是「急流勇退」
也可能是養寇自重,等著朝廷給他升官加賞。
這小子服從朝廷調兵前往各處,一部去登州,一部去豫南南陽,將來還要抽調一部分前往遼西。
看起來任由朝廷分權削弱,同為野心家的黃台吉卻嗅到一股陰謀味道。
若是李小將能操控分支兵馬,那這些悍卒表面分權,實則是占據各省要地,一旦形勢有變,數省地盤都將歸入李小將之手。
只是南陽這一路黃台吉想不明白。
李小將是想借著支援友軍的名義,趁機占據南陽重鎮,沒料到守軍閉門不開才導致全軍覆沒。
還是真的忠心為國?
兩千精銳實在太過珍惜,李小將總不可能是故意派人去送死的。
也正是南陽一敗,導致他始終看不透李小將的真實用意,其人究竟大忠,還是大奸?
假如李牧野心勃勃,圖謀整個天下,新的疑問產生了既然黑旗軍是李小將的核心力量,為何要服從朝廷軍令派到登州、遼南,為了明廷這樣的潛在對手消耗自己的嫡系?
換做任何一個智商正常的統治者,都不會自輕自賤給別人做嫁衣。
黃台吉左思右想也想不明白李小將派兵到遼南,為了南朝拼死血戰究竟圖什麼?
假如他真是百年難遇的大忠臣,就圖那點王侯爵位,名留青史的美名麼7
與天下王土相比,區區王侯爵位、青史留名算得了什麼。
李小將有成千上萬的精銳黑旗軍,明明有爭霸天下的資本,卻甘願為明廷驅使消磨精銳骨血,簡直愚蠢。
保存實力等到天下有變再站出來橫掃天下,才是一個霸主真正該做的。
黃台吉想不通,也就懶得再去思考此人的本心———·
細作探得背軍精兵兩千人出頭,而年初接連挫敗左右兩路八旗的黑旗軍起碼五六千人。
按照五六千黑旗軍可配合友軍,單對四五萬大清戰輔兵來看。
戰力稍弱的兩千背軍精兵差不多能抗衡大清一萬戰兵。
算上其他明軍部眾,黃台吉只要安排三萬餘戰輔兵差不多就能與之打成平手,甚至占據些許優勢。
不過遼南戰局並不急於一時,敵兵即使拿下三座要地,北上蓋州也要跨越二百多里,身後糧道處處都是破綻。
只要大清重兵在前牽制,輕騎繞後襲擾糧道,饒是背軍再強,也得跟著友軍乖乖退回復州。
更重要的是遼西明軍竟然動了。
這些人平日裡只會小打小鬧,居然真的出兵攻打義州了。
遼西之地一直是黃台吉繞不開的眼中釘,若想安穩入關占據南朝北方之地,務必奪取遼西,乃至山海關重鎮。
原本沒有遼南之事,他就打算集結重兵包圍錦州,哪怕是困城一年,兩年,也得給錦州拿下,還能順便圍點打援消磨南朝有生力量。
如今明廷不思防守,反而主動派兵進攻。
他巴不得多多消滅明軍機動兵力,沒想到那小皇帝竟給他送上門來,真是瞌睡來了有人送枕頭。
經過一眾文武對戰略細節修正與補充,黃台吉終於確立接下來的戰略優先級。
全國滿蒙漢八旗三丁抽二,組建十萬八旗戰兵。
征南大軍換成阿濟格為主帥,多鐸為副帥,全軍一萬五千旗丁,一萬包衣,三位漢軍王公一萬人,五千朝鮮人,總計四萬大軍南下。
一直在蓋州逗留、罹患「恐黑症」的豪格不適合進攻背軍,應該去征西大軍打打遼西明軍治一治心病。
征西大軍由濟爾哈朗擔任主帥,多爾袞,豪格擔任副帥,總領一万旗丁,兩萬包衣,再聯絡外藩蒙古出兵一萬,共同對付遼西明軍。
而他大清的皇帝,手握六萬八旗戰兵,四萬武裝包衣,總計十萬大軍坐鎮遼陽,無論南面、西面取得何等成果,他都將親率前往擴大戰果。
這一次雙線作戰,他一定要打得南朝不敢再圖關外之地。
大清勢必壓倒大明,而他黃台吉也一定能成為天下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