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大唐李承乾:請陛下稱萬歲> 第259章 無忌,稚奴在太原開始求賢訪老了(第一更)

第259章 無忌,稚奴在太原開始求賢訪老了(第一更)

2024-11-21 04:26:40 作者: 太清妖道
  第259章 無忌,稚奴在太原開始求賢訪老了(第一更)

  冬日暖陽,旌旗招展。

  「駕!」李世民一身紅衣金甲,腰挎長劍,面色冷漠的催著馬匹朝遠處的行宮而去。

  長孫無忌,李大亮,褚遂良,執失思力,契芯何力,還有更多的衛士緊跟在後。

  無數的金吾士卒站立兩側長道之上,遠遠的看著皇帝騎馬而至,然後敬畏的低頭。

  前方已到幽州行宮,李世民翻身下馬,徑直朝殿中而去。

  大殿之中,聽到皇帝回宮,劉泊,岑文本,李道宗等人,快速上前迎接,拱手道:「陛下!」

  皇帝直接擺手,眾人退開,兩側的內侍上前,幫助皇帝褪下戰甲。

  李世民脫下戰甲之後,直接走到主榻上坐下。

  群臣分文武各站兩側。

  皇帝平靜的點頭道:「軍中將士輪流前往營州軍中適應天氣和環境,兵部職方司派人迅速勘定過河之處,朕要一過河,就立刻切斷高麗遼南遼北的聯繫。」

  「喏!」長孫無忌和李站出,齊齊拱手。

  李世民抬起頭,目光看向殿外,開口道:「馬上就要年底了,六萬大軍大年三十那日,酒肉管夠,戶部和鴻臚寺要協調到位。"

  「是!」唐儉和宇文崇嗣跟著站出,拱手領命。

  「諸卿,明年就要開戰了,過完這個年,做好一切開戰準備,然後———」李世民的眼神冷冽起來,用的說道:「朕要殺穿整個高句麗。」

  「喏!」群臣全部躬身拱手。

  就在這個時候,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殿外傳來。

  內侍監張阿難快步從殿中走出,從殿門口接過奏本,然後才快速的回到殿中,然後將奏本遞給皇帝。

  李世民接過奏本,看向群臣,笑笑說道:「太子在長安,每五日就送來一本奏本,細述長安之事,朕都有些煩了。」

  殿中群臣眼神驚訝的同時,臉上有些勉強的笑笑,心中卻是感到無比的震驚太子每五日送來一本奏本,這事怎麼之前從來沒有聽人說過呢。

  李世民打開奏本,細細的看了一遍,然後抬頭道:「諸卿,誰知道寧都縣令古浩這個人?」

  群臣當中相互面面相,最後,臉色思索的吏部侍郎薛元敬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臣有一點印象,古浩應當是貞觀七年進士,外放洪州地方做縣尉,

  聽陛下所言,如今應該是調任虔州寧都縣令了。」

  記住我們101看書網

  吏部尚書管天下刺史任命之事,吏部侍郎管天下州郡長史司馬參軍事,吏部郎中管天下縣令任命之事,吏部員外郎管天下縣丞縣尉之事。

  今日吏部郎中無人在此。

  薛元敬這個剛剛任吏部侍郎沒有一年的前國子監司業,足夠稱職。

  皇帝平靜的點點頭,說道:「太子考核江南諸官,查閱至寧都縣令古浩,其人任寧都縣令三年,三年內,寧都人丁從兩千五百戶,升至四千戶,每年稅糧穩定增長一成,太子建言,調寧都縣令古浩為虔州戶曹參軍。

  1

  李世民看著薛元敬問道:「薛卿,你是吏部侍郎,按照吏部規制,該當如何?」

  「陛下,按吏部規制,應當升任本州參軍,或京畿縣令。」薛元敬躬身拱手「便按太子說的辦吧。」李世民點點頭。

  「喏!」群臣齊齊拱手,眼神中微微閃過一絲凝重,皇帝沒有否定,也沒有額外提高,只是正常的同意了太子的人事建議。

  這說明,這些不是特擢,是最正常的人事任命。

  這便等於太子將一隻手插進了更部當中,而皇帝樂見其成。

  「好了,今日便如此吧,諸卿都去休息吧,明日繼續陪朕巡視四方。」皇帝抬頭,看了長孫無忌一眼,說道:「無忌留下。」

  「是!」長孫無忌微微拱手。

  群臣齊齊躬身道:「臣等告退!」

  等到群臣退下之後,李世民這才看向長孫無忌,說道:「坐吧。"

  「謝陛下!」長孫無忌躬身,然後在皇帝左側坐下來。

  李世民將手裡奏本遞給長孫無忌,說道:「看看吧。」


  「喏!」長孫無忌接過奏本,細細的看了一遍,眉頭卻不由得皺了起來,最後看向皇帝說道:「太子每日辰時正便開始審閱江南各州縣的戶刑檔案,到了戌時才離開武德殿,這也太————"

  「太勤勉了嗎?」李世民輕輕笑笑,然後搖頭說道:「太子是不甘於僅處理一些簡單的事務的,既然房相給了他從江右開始的機會,那麼便讓他好好的試試吧,反正也只是長江以南。」

  長孫無忌眉頭一挑,低聲說道:「光是長江以南的事情,就足夠太子忙碌一兩年了。」

  「長江以南他若是能看的透徹,那麼朕便將淮南,山南和劍南也交給他審查,這幾個地方,事情就更加複雜了。」李世民面色凝重起來,天下之事,不是你坐在長安就能掌控得了的,尤其是地方。

  地方之事千頭萬緒,繁複煩雜,能解開這些東西,或許太子便有了真正成為太子的能力。

  長孫無忌坐在一側輕輕點頭,太子總是最知道該怎樣在皇帝忍耐的權力邊緣小心試探。

  如今天下繁盛之地,基本都在長江以北,長江以南,最多算上一個九江和一個廣州,其他的甚至很多地方都是蠻荒之地。

  太子喜歡折騰,就讓他折騰去吧,反正也不可能威脅到皇帝真正的統治。

  「太子還說,年底的時候他召集杜荷,房遺愛,曹王幾個親近之人,在東宮飲宴,讓太子妃,帶著高陽,城陽,還有其他公主,在立政殿與韋妃一起召集後宮嬪妃飲宴。」皇帝輕嘆一聲,說道:「這樣也好,後宮也不能太冷清了。」

  「太子是想借太子妃之手,和後宮處好關係。」長孫無忌一眼就看清楚了的李承乾的打算。

  皇帝淡淡的說道:「只要他能專心了解江南的一切,那麼其他的事情也不是壞事。」

  抬起頭,李世民輕聲說道:「無忌,只有你我才最清楚,處理天下事究竟有多難。」

  「是,陛下!」長孫無忌點頭,事實的確如此。

  「好了,長安的事情可以暫時放下,還有件事。」李世民的眼神微微冷了起來,然後輕聲說道:「稚奴在太原開始求賢訪老了。」

  「啊?」長孫無忌抬頭,隨即滿眼茫然。

  看到長孫無忌的模樣,李世民微微搖頭道:「普王長史韋挺,并州都督府長史竇孝謙,并州司馬胡廣都是可依靠之人,還有太原縣令侯知儀,晉陽縣令李義琰都是難得的一時之選,便是許叔牙和李義府也都是可用之人,他需要弄什麼的求賢訪老。」

  皇帝眼神徹底的冷了下來。

  長孫無忌看著,心中不由得輕嘆一聲,皇帝的嫡子都有奪儲之心。

  李泰如此,李治也是如此。

  然而諸子當中,最像皇帝的,竟然是太子李承乾。

  長孫無忌開口道:「陛下,晉王或許只是為了治理并州,至於其他,晉王沒有出格之事後,還是什麼都別做的好。」

  皇帝緩緩點頭,然後神色平靜擺手道:「隨他去吧,傳信李義琰,太原的事情多盯著點。」

  「喏!」一旁的張阿難躬身拱手。

  長孫無忌瞳孔微微一縮,普陽縣令李義琰竟然是皇帝的人。

  怪不得李在太原的時候,就對李義琰那麼客氣。

  李世民抬頭,說道:「朝中現在還算平靜,那些人還沒有動起來,也不知道他們兩個人最後會怎樣。」

  「是!」長孫無忌知道,皇帝東征,長安也好,并州也罷,天下從來就沒有脫出皇帝的掌握。

  暗中藏著的那些人,皇帝也是在用太子和普王來釣他們。

  同樣的,這也是一場,皇帝對於太子和晉王的考驗。

  「無忌,回復長安,太子所奏,朕一概照准,年底了,讓多關注朝中老臣。」稍微停頓,李世民又補了一句:「朕雖然不在長安,然宮中規矩和往年相同,諸嬪妃有家人探視著,讓內侍省好好安排。"

  「是!」長孫無忌沉沉拱手。

  臘月二十七日,貞觀殿。

  房玄齡,高士廉,蕭璃,尉遲敬德,鄭仁泰,李懷儼等人各自站立文武兩側皇帝傳信回來,李承乾將奏本回文一一宣讀。

  群臣齊齊拱手道:「臣等領命,陛下萬福金安!」

  李承乾重新坐下,然後才看向群臣道:「諸卿,光祿寺已經準備的年禮,宮中百官該去領的自去領,但有些朝中老臣,有的是孤需要親自去探望的,有的需要諸卿代為代勞,勞煩房相安排。」


  「喏!」房玄齡認真拱手。

  李承乾看向兵部侍郎崔敦禮,說道:「崔卿,兵部職方司要繼續關注薛延陀和西突厥的動靜,今年不過是因為父皇出征突然,又恰逢冬日,不好動兵,所以他們才會異常安靜,但這安靜本身就意味著他們在準備。」

  「是!」崔敦禮立刻站出拱手。

  李承乾點點頭,看向刑部尚書劉德威:「刑部傳信邊境各關卡,注意查繳禁品,孤不希望看到將來真的有大戰的時候,大唐的弓弩會出現在對手的陣列當中。」

  「喏!」劉德威認真拱手。

  「好了,暫時便如此吧。」李承乾輕鬆的笑笑,說道:「如今雖然父皇東征,朝中看起來有些虛弱,但大唐的強大諸卿比孤還要更加清楚,他們若是真的敢來,那就是諸卿建功立業的時候了。」

  「臣等願為大唐效死!」群臣齊齊拱手,眼底忍不住的閃過一絲興奮。

  「好了,諸卿新年安康,孤接下來的幾日便不在武德殿了,諸卿忙完之後,

  各過新年吧。」李承乾對著眾臣微微點頭。

  諸臣同時拱手道:「殿下新年安康!」

  立政殿中,蘇淑和韋妃正在安排內侍收拾立政殿,晉陽和新城,還有王幽蘭,三個人在一起玩鬧。

  李承乾的東宮諸妃當中,王幽蘭雖然是太子良媛,但是她卻是和晉陽,新城玩的最好。

  等到一切安排的差不多,蘇淑才看向韋貴妃,說道:「貴妃,今年紀王回不來嗎?」

  韋貴妃搖搖頭,說道:「八郎如今任襄州刺史,回來一趟太遠,而且陛下也沒有詔書許他回來。」

  「趙王看見——」

  「趙王是秦州刺史,離得近。」韋貴妃看了蘇淑一眼,說道:「還是太子殿下召回來的,殿下對諸王都很愛護,也是諸王之福。」

  「太子是長兄,本身便應該如此。」蘇淑笑笑,她知道,李承乾對待諸王之所以如此,就是要讓諸王更加傾向於他。

  當年玄武門之變後,高祖,還有高祖諸子,都活的戰戰兢兢,唯恐一不小心再被皇帝砍了。

  李承乾如今為太子,卻是待諸王甚為寬厚,便是曾經謀逆的魏王和齊王他都想辦法保了下來。

  李承乾說過,不要小看每一個皇子,他們在看關鍵時刻的一句話,一個站隊,甚至有一錘定音的效果。

  蘇淑轉口說道:「年底了,韋氏的人還沒有來進宮拜見貴妃嗎?」

  「說好是明日的。」韋貴妃忍不住的笑了。

  她的兒子是紀王,她的母族是京兆韋氏,兒子任襄州刺史,不知道多少韋氏子弟進了王府。

  如此,她在家族那邊也很受人尊重。

  興仁門下,內客省。

  武順,帶著兄長武元慶,進入了殿東一座小院之中。

  一座竹簾隔絕了房門兩側,兩名內侍站在房門兩側,

  武順和武元慶同時對著珠簾身後的身影,行禮道:「見過才人。」

  「阿姐和兄長不必客氣,都是自家人!」一道穿著青綠色繡裙的豐腴人影出現在竹簾之後,聲音慵懶,能聽出一絲幽怨,此人正是武元慶和武順的妹妹,皇帝才人,武媚娘。

  「是!」武順和武元慶這才起身。

  武元爽上前,將帶來的年禮放在了一側的台階上,然後退開一步。

  兩名內侍小心的打開檢查了一遍,然後對著武媚娘輕輕躬身,之後竟然從小院之中走了出去。

  按制,宮中嬪妃會見外客,必須要內侍省的人時刻看著,但-——·

  這是武媚娘。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