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道本平常故高深
2024-11-18 00:05:54
作者: 最愛吃藕片
第161章 道本平常故高深
「再者,也並非一世只能證道一人,只要夠強,有人證道的情形下,也能證道。」王自在道。
「那得強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在已經有人證道的情形下,還能證道?」又有一人問道。
眾人知道,就連如今台上的蓋九幽,曾經在青帝死後,也未能成功證道。
蓋九幽的存在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各家之人自然查過自家歷史記載。
「戰力絕世,能擊敗當世大帝!」
眾人一呆,古今從未聽說過有這樣的強者,大帝就是無敵的代名詞,何人能在未成道之時,打敗真正的成道者,無始大帝都做不到吧。
王自在並未說戰仙之路,那就是一個坑,連荒天帝石昊都走不通,其他人憑什麼走通。
「那傳說這一世成仙路開是怎麼回事?」有人問道。
「修行是自己的事,誰能因為踏上一條路就成仙?」王自在解釋道。
「那條路只不過是通往另一片世界,因為天地規則不同,因此修行者壽命更加長久一些,但依然有壽盡之時。」
「若將希望寄託於此,便已走上歧路,與秘境法以身為種的理念更是相悖,更加不可能成仙了。」
此話一出,麒麟古皇與白朮大帝一怔。
「那真人您是如何成仙的呢,按您所講,怕是得需幾十萬年,甚至近百萬年時光才能成仙,可您卻只用了區區連凡人半生都不到的時間就成仙了。」又有人提問道。
這話一問出,眾人心中瞬間一震,幾位至尊也是仔細傾聽,生怕漏過一點王自在接下來的言語。
「那是因為我所修與大家不同。」王自在道:「修行也稱修道,各位都是修道之人,但何為道?」
此問一出,眾人都開始思索起來,一直在修道,卻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
「難道戰力滔天,一人之下億萬人之上,便是得道了?」王自在繼續問道。
「那大帝古皇有心之下,連宇宙都能徹底毀去,他們算是得道了嗎?」
「幾位道友,你們得道了嗎?」王自在問身後幾位大帝強者。
幾人均搖頭,白朮大帝更是道:「我等若是真正得道了,怎麼會成不了仙,又怎會來聽道友講道呢?」
「大帝連宇宙都能毀去,還不算得道,那看來實力的高低並不能作為得道的標準,起碼不是唯一的標準。」王自在道。
這個世界低階修士隨意戰鬥,就能毀去一片片山嶺,大帝古皇戰鬥更是打碎一個個星域,也不知道從古至今是怎麼還能存在下來的,簡直就是奇蹟。
「那長生不死算是得道了嗎?」王自在又問道。
眾人點頭,大家都在求長生,長生不死若還不算得道,那什麼算得道。
「若以此為標準便算得道的話,那我算是得道了,可我自身的實力與大帝一比相差甚遠。」
「真要不借法寶一戰的話,禁區至尊怕是一口氣就能吹死我。」王自在開玩笑道。
眾人一愣,這與眾人心中的得道之人不符,得道之人不該實力天下無敵才是嗎。
「我確實還沒有得道,還在修道之途上下求索。」王自在解釋道:「只不過我之修行,從一開始便求與道合一,追求一言一行無不符合大道,因此才能先各位一步得了長生之果。」
「講這些也只是想告訴各位,不論是滔天戰力,還是長生不死,都只是修道過程中自然所得,而不是目的,若以此為目標,便是緣木求魚,更難有所得。」
「要修道,當明悟何為大道。」王自在真正開始講道。
「大道者,天地之本源,一切由此化生,宇宙萬物,無不在道中,實無名,勉強起一個名字,稱之為道,僅為假借,非語言所能表達,一說就錯,這也是大道難悟的原因。」
「道本體為不變之永恆,又是應時應物而變,如水一般,無常形。道生一,為元始之狀,無始無終;一生二,是為陰陽,萬物無不負陰而抱陽;二生三,定天地人三才,三生萬物,化生萬千法則,法則牽引作用,萬物以出。」
「修道者,體悟萬物悟法則,一步步返本歸源,以與道合真。」
有些修士開始糊塗,而王自在身後幾位大帝古皇卻兩眼放光,這些內容簡直就是修行之總綱,道一以貫之,不論所修何法,都可以此為根本。
眾多修士也不呆,聽不懂就硬記,修士的記憶力都不會差,也知道這些聽不懂的道理肯定是高深的東西。
「然悟道本由自心,心受外物牽引,貪著欲望,為名、為利、為美色等等所困,以假為真,哪裡有一刻平靜,哪能覺萬物之根源,明大道之實,以身合之。」
「就連大帝也只是在法則層面打轉,未曾入道,雖實力強盛,又怎能得長生。」
王自在終於講到了心性修行的作用,他所提心性重點在於平和不爭,與人為善。
至於那種祖來殺祖,佛來殺佛,以道為一的心性容易將人引入歧途,給門下弟子講講就可以了,那些志在大帝的天驕若是聽聞,只怕更加瘋狂,一個個爭先恐後踏入錯路。
「要悟大道,先從心性入手,心性修行,方法至簡,世間經典,早已言明,大量修士,自以為高人一等,對此不屑一顧,只追求帝經等物。」
「《論語》中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便是直揭心性修行,許多人以為笑談。心性修行,當定自心標準,《論語》之中,一語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大家可靜思,大道修行,本無秘密,不過你自己故作高深。」
他所講心性修養,直從儒家入手,這種方法雖不如他給門下講的道佛兩家那種直指人心之法,不過也是一種普傳之法,可導人向善,也不會因普傳大道,導致將來反撲不死山,用心良苦。
儒釋道三家實際殊途同歸,都是在講道,只不過老子是講道給上等根性之人所聽。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而孔子便是講道給中等根性之人所聽,直接告訴眾人該如何去做,至於下等根性之人,那就是法律應該起作用的範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