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李靖突破 討價還價
最重要的三個月新兵訓練,就讓陛下去磨鍊他們吧。
笑了笑,王守仁繼續專心處理源源不斷的軍政要務。
兩天後,汴京城中,突破大宗師之境的異象出現,吸引了眾多高手關注。
王守仁高興的大笑幾聲。
終於成了。
十月三十日,李靖於汴京城中,突破至大宗師之境。
明軍士氣再增。
王守仁立即準備起來,各地軍隊連連調動換防。
十一月五日,李靖率領抽調出來的第一軍、第三軍、以及伍雲召的第十一軍,共近十萬大軍,前往河北東路的大名府駐紮。
隨行的,還有無名、浪翻雲、斗酒僧三位大宗師極境強者。
王守仁繼續坐鎮汴京城,不斷的繼續調動著各地大軍換防。
最後的軍事布防,將會是以韓世忠的第二十一軍,加上新兵訓練完的三萬新軍、組成的第三十軍為主,分散開來駐守五路城池。
李靖第一軍、第三軍、第十一軍剩下的人,都會抽調回李靖手下,由他統領完整的三個軍駐紮在大名府,對峙停留在河北西路的金軍。
王守仁率領手下的第十三軍、第十四軍、第十八軍,還有從韓世忠第二十一軍抽調出來的一衛鐵騎,共計四衛鐵騎、加上俘虜金軍的,有近四萬鐵騎,坐鎮汴京,支援李靖、防備遼國。
如此布防,也是迫不得已。
金軍停留在河北西路,顯然是不肯就這麼善罷甘休。
而金軍都是騎兵,行動迅速,明軍又多是步軍,無法追趕金軍。
這導致等金軍緩過來後,隨時可以進攻河北東路,掠奪錢糧、殘害百姓。
遠在汴京的王守仁,根本無法阻止,追不上。
為了防備遼軍進攻,他也無法輕動,率領著大軍去追趕金國。
現在河北東路是大明的地盤,河北東路上的百姓,都是大明子民,明軍絕不可以不管。
這也是王守仁這些日子裡,如此希望李靖可以突破的原因。
好在李靖不負眾望,終於突破至大宗師之境。
李靖突破至大宗師之境,率領三個軍,非天人之境不可抵擋。
再加上三位大宗師極境強者,大部分的天人之境、也無法正面相抗。
這股力量,是真正能獨當一面的實力。
駐紮在河北東路的大名府,足以讓金軍有所忌憚,起碼不敢肆意妄為的掠奪河北東路,然後等王守仁稍稍騰出手來,一舉快速將金軍趕出河北西路。
這個時間不會遠,很快就會行動。
至於金軍在這之前,會不會提前對李靖所部出手?
王守仁倒是希望如此,金軍敢動,他不用一個時辰就能趕至李靖軍中,然後再敗金軍一次。
其實最根本的說,李靖突破後,此時最大的作用,就是將三個軍的兵力安全帶到北方。
然後等王守仁獨自到達,一舉將金軍趕走。
這樣一來,節省了時間、治理了各地,更主要的是,防備了遼國,不給其偷襲的機會。
與此同時,這一個月來王守仁忙碌著,金遼二國同樣沒閒著。
金國這邊,攜帶著那麼多的財寶、還有兩位皇帝、數千人的達官貴人,這些都要妥善安排。
財寶不必說,那些人此時此刻,都是金國手中的籌碼,很有用。
除此之外,就是增強自身力量。
他們在河北西路,繼續搜刮著錢糧,從金國境內徵兵、調過來。
這些都需要時間。
還有便是與遼國談判,雙方已經聯繫上了,正激烈的爭論著。
遼國這邊。
拿下西三路的遼軍,收穫上自是不如金軍的。
但這是雙方的地理位置原因,沒有辦法。
進攻汴京的金軍,面對的力量、危險也都更大。
現在果不其然,直接被大明大敗一場,損失慘重。
所以,遼國高層之前羨慕嫉妒金國拿下汴京的情緒,已經沒有了,還頗為慶幸。
若是遼國進攻汴京,那現在大敗的,可能就是遼國了。
此時,遼國的麻煩也不少。
被他們打敗的楊家軍、種家軍,實力尚存,就在南方與他們對峙。
他們還要防著西北方的西夏。
拿下的三路地盤,同樣要治理、整頓,增強自己的力量,這些都需要時間。
若是明軍給他們機會了,他們自是不介意出手突襲,與金國一起先把明軍打敗。
結果是王守仁穩得讓他們找不到破綻,那就只能繼續老老實實的治理整頓三路地盤了,他們可不想如今就與王守仁率領的明軍正面硬碰。
金國還沒死,擋在前面呢。
這一個月來,一邊繼續加速整頓地方,一邊等待著機會,一邊也與金國談判。
談判方面,雙方聯手先打敗明軍,是共同的意願。
但遼國想要拿捏一下金國,獲取更多的利益。
金國想要為自己爭取一些利益。
誰都不肯輕易讓步,加上如今入冬,又都需要時間準備,談判就有些僵持下來。
明軍、金、遼三方對峙,默默準備時,南方的趙構是最高興的。
大明如此輕易大敗金軍,讓他恐懼。
現在,他感到高興,因為遼國顯然將頭號大敵轉移到了明軍身上。
這讓他如何能不高興?
南宋朝廷抓緊時間,整頓著南方各路政權。
就在趙構高興時,十一月六日,翁泰北再次作為使節,來到了隆興。
「每年八百萬銀子,五百萬石軍糧!」
趙構君臣臉色皆變,高興不起來了。
「不錯。」翁泰北抬著下巴,比上次的姿態更為高傲道:「宋國皇帝不會說拿不出來吧?」
「貴使明見,我大宋的確是拿不出來啊,而且為何突然漲這麼多?」趙構臉色難看道。
「呵呵。」翁泰北不屑一笑道:「宋國皇帝莫不是在裝傻?
如今遼國也將目光盯在了我大明身上,我大明即將對付金遼聯手。
宋國可以在南方,坐享其成了。
你現在問我為何突然漲這麼多?
宋國難不成在耍我嗎?」
翁泰北的姿態,完全是藐視南宋君臣。
可趙國君臣卻是沒有一個發怒的,當然,這也跟趙構沒有讓一些剛直的官員參加此次會議的原因,他擔心那些什麼都不懂、不知道顧全大局的官員,得罪了大明使節。
在此的官員,皆是主張全力跟大明交好的,提前也有心理準備。
「貴使誤會了,我大宋絕沒有戲耍貴使的意思,只是此等數量實在太大,我大宋拿不出來,還請貴使減少一些。」一位看起來三十多歲,相貌堂堂的官員站了出來,不卑不亢道。
趙構滿意的看過去一眼,贊同地點下頭。
雖然這位臣子的話中,擅自同意了增加錢糧數量,但他沒覺得不對。
增加肯定是要增加的,他清楚這點無法拒絕。
「不可能減少,這已經是大都督減少過的數量。
我大明要對付金遼二國,宋國卻是不用出手,如果這些錢糧都無法拿出,那請問宋國是要坐山觀虎鬥嗎?」翁泰北眉頭皺起、直接怒視趙構道。
『當然了。』
趙構君臣心中想到,他們恨不得大明和金遼二國拼的同歸於盡。
但話絕不能說出口。
否則就會失了整個大宋的民心,南朝朝廷也會獲得不忠不孝的名聲,威望大減,想要整頓南方更難了。
畢竟金遼二國拿下了大宋北方,尤其是金國,俘虜了二帝、大量宗室、官員,明軍是為了抵擋韃虜才來的。
趙構如果不報仇、不北伐,還選擇坐山觀虎鬥,名聲、民心就都沒有了。
還得罪死了大明。
這兩者哪一點他們都不敢。
反正就是可以想、可以期望,頂多還可以默默做一些事,但就是不能說出口。
「此言差矣。」還是那位官員開口了,沉穩道:「明、宋兩國歷代交好,如今還是姻親,哪怕是聖武皇帝陛下,都曾誇過我大宋太上皇陛下,稱兩國關係友好。
此次明軍是為了我大宋而來,我大宋豈能坐視不理?
只是這個數量,實在太大,我大宋目前根本無法拿出。
試問無法拿出,又如何同意?
所以還請貴使減少一些,早日達成約定,好讓錢糧早日到達明軍手中,抵擋金遼二國進攻。
還望貴使明見。
若是貴使不能做主,可以回稟王大都督。」
一番話,讓翁泰北臉色都是微變,深深看了眼這位官員。
真是厚顏無恥。
我大明陛下是夸趙佶嗎?
那是趙佶送禮送的夠多、夠快,誇了句不錯,讓其繼續送。
厚顏無恥也就罷了,後面的話,就軟硬兼備了。
是個人才。
但他也不奇怪,好歹是個朝廷,有些人才不足為奇。
「好,既然宋國朝廷沒有那麼多錢糧,也有其它辦法解決,用高手相抵吧。
一位大宗師強者為我軍效力、對付金遼二國,可以抵消每年的二十萬兩銀子,或者五萬石軍糧。
一位大宗師極境強者,可以抵消六十萬兩銀子,或十五萬石軍糧。
一位天人之境的強者,可以抵消三百萬兩銀子,或者百萬石軍糧。」翁泰北沒有跟這位官員爭辯下去,話語一轉道。
(第三章,七百均訂加更要放到明天了,今天沒寫出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