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改稻為桑,是國策?
諸事順遂,一轉眼已是除夕。
府衙前換了門神、聯對、掛牌,新油了桃符,煥然一新。
從堂門,儀門到後宅中,廊下一路朱紅燈籠高掛,點出一片喜氣洋洋。
而滄州城中,也著實有了些生氣,千家萬戶都打掃了屋子,準備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隆祐元年的這一載,堪稱是滄州百姓的大起大落。
初時有官商勾結,沆瀣一氣,讓滄州城烏雲蔽日,不知新帝登基,浩蕩皇恩是在何處。
直到等來了安京侯岳凌,力挽狂瀾,在這寒冬臘月中,廣大的災民,窮苦百姓,才有遮風避寒的屋子,甚至還每家發了些柴米。
這才是第一年,若是岳凌長任四年,那滄州城會是什麼模樣?
曾有流言從官紳口中傳出,安京侯前不久說過,要讓滄州富饒堪比蘇杭,如今百姓們也都深信不疑了。
春節的習俗,各地稍有區別,但逛廟會和祭祀祖祠是不變的。
在滄州,由於還在恢復中,便沒有大操大辦的廟會,百姓自發的來到府衙門前,省去了焚香的環節,或是讓書生代筆,或是直接尋衙役幫忙,就將祈福的話書在一個小木牌上,掛在了府衙外的柳樹上。
如此景象,也將衙門裡的官差看得愣神。
舊時誰不知府衙是是非之地,連敢在門前逗留者都沒有,怎可能有今日之景。
府衙內,岳凌在內宅中,悉知外面發生的一切,心裡也略有坦然。
「百姓們願意去做就去做吧,看看上面的字條中,有沒有是什麼是當下的困苦,尋些人去幫幫忙。」
「臨夜了,給府衙的大夥都發了賞銀,這一年的辛勞也算過去了。自我來之後,活計就一天比一天不輕快,也不能虧待了他們。」
「是。」
賈芸出院門之前,又與岳凌介紹道:「老爺,京城裡送來的年貨都堆在了外面院子裡,還有封信,是府上寄來的。」
岳凌頷首接過,定睛一看,是秦可卿寫來的。
內容上,也與岳凌所想的如出一轍,表達的除了思念,還是思念。關於府中的事,一切安然無虞,岳凌也略略放心。
只是不知為何在院中多添了幾間宅舍,尤其後罩房擴大了一倍多。除了佛堂和林黛玉為逝去娘親設下的祠堂,又多出三間房,不知是用來做什麼了。
「好,我記得了。」
收了信紙,岳凌便回了房裡。
除夕之日,自是要團圓,初次在京城外的地界過節,岳凌也以為新鮮,小姑娘們更是內心激動的緊。
除夕守歲,可以痛快在房裡吃喝玩鬧,直到深夜裡,平日可就沒這個待遇了。
而且,還能領到賞錢,這是必不可少的。
小丫鬟們如今雖然沒有用錢的地方,但錢這個東西,總會沒人嫌多。
薛寶釵帶著鶯兒,香菱也如約而至,而鶯兒和香菱的那一份賞錢,也是岳凌一併給了。
同紫鵑和雪雁的一樣,是一對金銀錁子,上面刻著「萬事如意」的吉祥話。
小丫鬟們接了,自然是歡喜的不得了。
林黛玉與薛寶釵同坐了一處,自前一次與香菱隨口閒聊時才得知,薛寶釵始終是和薛姨媽同住的,都在驛館中下榻,但卻從來都沒見過薛姨媽露面,這又初逢年關,不由得多問道:「寶姐姐,你娘親她自己在驛館過節嗎?」
薛寶釵打眼瞧了瞧走進門的岳凌,與林黛玉撫掌應話,「我已經打發她回去金陵老家了,兄長那邊的事就快了結了,攏共坐了一年的牢,便受了馮家的寬恕。娘親最是心疼哥哥,便往金陵探監了,大概得等兄長出獄,才能再北上來這邊。」
林黛玉微微頷首,也體諒了薛寶釵的不容易。
起初薛寶釵是要往皇城裡去選秀女的,這兄長有牢獄之禍,身家不清,自也沒她的機會了。
不過,薛寶釵如今氣色正好,見了岳凌之後,眸中更是脈脈含情,這樣反倒不如讓她去京城參選好了。
林黛玉又不禁記恨了從未謀面的薛蟠,真是給她徒增煩惱。
岳凌聽聞了小姑娘們的對話,也往這邊坐了過來。
「過節就不提這些晦氣的事了。等薛蟠出獄之後,我修書一封送去京營,讓人帶他去軍營里操練幾年,就能改掉身上的這股紈絝性子了。」
「薛家如今各項事業都蒸蒸日上,若是等他去京城裡敗家底,不僅害得是你薛家,還有我的計劃。」
薛寶釵連連頷首,「是,權聽侯爺安排。」
正說著,外面來了粗使丫鬟稟報,有從宮裡來的太監,正往內宅里來。
年節前從宮裡來,除了是來帶隆祐帝的口信,也不會是其他的事了,岳凌便親自去將人迎了進來。
當面見第一眼,竟是清瘦年輕的宦官,相貌也周正很多,不像岳凌往常所見,男人淨身之後通常有的那種不自然之感。
「見過安京侯。」
宦官見岳凌相迎,先一步行禮。
岳凌抬手虛扶,「公公請起。」
宦官望著岳凌起身,心裡也暗道,「真是一表人才,不愧被陛下所倚重。」
當面,宦官還是自報家門道:「時逢春節,陛下差人將侯爺的歲俸送了來,並這一份恩賞,勛貴之門皆有。」
說著,又給了岳凌一個黃綢的袋子,裡面是些許銀票。
岳凌笑笑接過,「本侯累受皇恩,便是在滄州也受陛下惦念,當知曉這一份恩情之重。公公,也來得正是時候,自有些話想與公公知會,借公公之口,回稟陛下。」
「來,這邊請吧。」
宦官也是隨著岳凌笑著,一併進了門。
進門之後,便是有紫鵑奉上茶水,廳堂內,姑娘們都躲避去了裡間,也是避開岳凌和宮中人談論公務。
岳凌親手斟茶,又問道:「還未請教公公名諱。」
宦官頷首,「陳姓,單名一個矩字。」
「陳公公年節出京,實在操勞,不知陛下如今身子如何?」
陳矩應道:「當不起操勞二字,若屬操勞,還是侯爺在滄州賑災操勞的更多,如今都席捲到京城去了。我只是皇家的奴婢,哪有操勞一說?」
「至於陛下的身子,太醫院悉心調養,如今當屬不錯。只是陛下每日忙於案牘之前八九個時辰,每日直至深夜才睡下,倒讓我們這些奴婢看得心疼。」
「若朝中多幾位如同安京侯的肱股之臣,何苦讓陛下殫精竭慮。」
岳凌抿著茶水,搖頭道:「公公過譽了,陛下身子康健是一樁好事。連年災禍,免不了各地都有疑難雜症,待過個三五載,也該有了轉圜。」
「就如同這滄州,三五載之後,定然民豐物阜。」
陳矩倒不像岳凌這般樂觀,「如今國庫里空虛的厲害,給侯爺以及各家勛貴的賞銀,也是從內帑出的。」
「內帑是先帝積攢下的一些錢糧,其中有數,又無多少進項。陛下如今正缺銀子,對此也是一籌莫展。」
岳凌眸眼一轉,這陳矩還知曉內務府的情況,看來在太監中的地位也不算低了。
岳凌又問,「不知朝中大臣,給陛下出了什麼主意?」
陳矩應著,「有捐銀的,有要向倭國討銀的,還有要在南邊改稻為桑的。」
「改稻為桑?」
陳矩頷首,「侯爺也曾提過開海,改稻為桑便是補充蠶絲,多造絲綢。如今按照蘇杭的織機來算,頂多一年織十五萬匹。」
「若是開海,這個數量遠遠不足,至少再增加三十萬匹才能滿足所需。真正能做到充盈國庫。」
見岳凌緊皺著眉頭,陳矩不禁問道:「侯爺以為,這不是個好路子?」
「朝中上下評價說,改稻為桑,一畝田地產出能翻數十倍,如此上利國家,下利百姓之舉,當為國策推行。」
岳凌搖頭,「不好評價國策好壞,只是執行起來,多半會偏差陛下的原意。我能考慮到的風險,陛下定然也能知悉,棄農富商,避免不了土地被一些絲織大戶兼併,或許緩緩推進能有所改善。若是一年增加三十萬匹,實屬不易。」
陳矩道:「那依侯爺的意思?」
岳凌沉吟一陣,依舊不言。
陳矩又道:「侯爺放心,我這一遭是來替乾爹跑差,若不是他上了年歲,還得他跑來滄州一趟呢。」
「夏總管?」
陳矩連連頷首。
岳凌又開口道:「依方才公公所言,大力推行改稻為桑者,首先是為了自己的政績,其次在當地能獲些好處,至於能有多少富了國家,還有待審查。」
「江浙之地,必須有一位信得過的內官,或大臣坐鎮,若非如此,定然生亂。」
陳矩默默記下,「好,侯爺再與我說些滄州如今新政的變化,我一同稟報與陛下。」
……
隔壁房間,林黛玉和薛寶釵對坐著,皆是按捺著心底的思緒,默不作聲。
兩人雖然都對廳堂上所說之事感興趣,但也不能去偷聽。
適時,薛寶釵開口啟著話頭道:「林妹妹過年又長了一歲,便是十歲了,離談婚論嫁的年紀也不遠了。」
薛寶釵眉眼彎彎,笑看著林黛玉。
林黛玉粉腮透紅,嗔怪道:「難為讓寶姐姐費心了,我倒不急,寶姐姐明年只差一歲及笄,也難怪著急了。」
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疲憊期,渾身乏力,第二章等我晚一點更新QAQ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