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兵卒趕到刺史府的時候,被眼前的景象給看呆了。
只見百川書院的夫子們,盤腿靜坐在蒲團上,一排接一排。
在他們最後面,還有兩名夫子站著打起橫幅。
【孰不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夫子們一身白衣,額頭上著綁著一根白絲帶。
白絲帶正中央是兩個大大的紅字【請戰】!
夫子們不發一言,但他們傲然挺立的脊樑無不在訴說著,他們的請戰之心!
夏樂知一家人和同窗們一起走過撫冥鎮的城門,來到刺史府門前。
小孩子們什麼話也沒有說,只默默地拿起屬於自己的蒲團,放在夫子身旁,跟著盤腿而坐。
他們身子小小的,但眼神是如此堅毅果決。
圍觀的百姓們,有給他們端茶遞水的,但更多的是加入靜坐隊伍的。
刺史府門前寬敞的道路,瞬間被擠了個水泄不通。
等到最後,連坐都沒地方坐了,後面加入的百姓們則靜靜地站在那裡,不肯離開。
守城士兵擠不進去,他望著眼前的這一幕幕,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以前每次守城戰,都是兵士們沖在前頭,百姓們能走的全部都逃走了。
實在是走不掉的,才會一起加入守城之中。
這是第一次,全城老百姓要求開戰!
文鈺帶著手底下《雲州周報》的採訪隊伍,在人群中穿梭採訪。
更有畫師爬到周圍商鋪的房頂上,將著震撼人心的一幕用畫筆記錄下來。
朗朗乾坤,萬里無雲。
在這一刻,似乎連風都靜止了。
吱呀!
刺史府的大門緩緩打開。
顧南夕一出來,見到的就是無數雙充滿憋屈,憤怒以及不甘的眼睛。
顧南夕的視線把人群從左往右掃了一遍,那些或年輕,或蒼老,或富貴,或貧窮的臉上,鑲嵌的一雙雙眼睛,是如此的相似!
無需任何言語,顧南夕就明白了這些百姓們的訴求。
突然,人群又發生了一點點騷動,只見人群朝兩邊齊齊退讓,讓開了一條僅供一人通行的小道。
一列身著喪服,腰間繫著麻繩,頭上戴著白花的婦孺們,手裡捧著親人的牌位,擠過人群,來到刺史府門前。
領頭的是一個嬌嬌俏俏,身姿妖嬈的婦人。
顧南夕記得她,在上次收復草原各大部落的時候,傷亡的雲州騎兵中,有一個正是這名婦人剛成親的夫君。
見顧南夕的視線落在自己身上,這名婦人雙膝跪在地上,目光灼灼地回望顧南夕。
她鏗鏘有力道:「大人,妾身願替夫從軍,誓保雲州界碑不退!」
這話一出,就好像按動了開關,百姓們轟的一下炸開了。
「沒錯,大將軍,我們不能退啊!今日退五百里,明日再退五百里,後日是不是也要把我們雲州給割出去?」
「若是我們打不過,被韃子侵占了家園,那我無話可說!因為那時候,我肯定戰死沙場!但是現在,連刀都沒動一下,就讓我們後退五百里,我不服!」
「對,我們不服!」
「大將軍,幽雲十六州就是前車之鑑啊!」
「朝廷今日為了和談,就捨棄我們雲州五百里的土地!明年為了和談,是不是也要把我們像幽雲十六州那樣,被割出去?」
「我就是寧死,也不做韃子的牛馬!」
「只有戰死的雲州人,沒有跪著的雲州人!」
「大將軍,是您說過的,雲州的土地寸土不讓!」
「大將軍,南面的人怕死,我們不怕!反正有一天都是死,還不如轟轟烈烈地死!」
此時,夏掌柜也走了出來。
他跪在地上,高高舉起原本捧著的木盒子:「懷朔鎮夏老三拜見大將軍!這是我夏家的全副身家,小人願全部獻給大將軍,充作軍資!」
朝廷不是不肯出兵,不肯給錢嗎?
雲州就自己出人,自己出錢!
「大將軍,撫冥鎮譚家,也願意奉上全部身家!」
「大將軍,沃野鎮吳家,也願意奉上全部身家!」
其他的百姓們大聲吼叫著,脖子上的青筋都鼓了起來。
「我們沒有錢,但我們能出這條命!總歸,韃子想讓我們把界碑南移,那就從我們的屍骨上踏過去!」
「沒錯,反正這邊關也是我們雲州人在守。只要我們雲州人沒死絕,韃子休想踏進我們的土地一步!」
文鈺抹著眼淚,如實地記載下這一切。
無需文筆,無需技巧,因為這一切有足夠強烈的情感,能夠引起全體雲州人的共鳴!
似乎是覺得這鍋熱油還不夠熱烈,人群再次閃到兩邊,讓出一條路來。
這次來的是一輛輛板車。
車上有躺在床上動彈不得的古稀老人,也有褲腿空蕩蕩的中年漢子。
他們躺在板車上,高聲喊道。
「把我們推到雲州界碑那裡去!我要是死了,你們就把我埋在那裡!什麼時候拿回這五百里,什麼時候再給我燒紙!」
人群中響起一片哽咽的抽泣聲。
這哭聲隱忍,卻緊緊揪著聽者的心。
雲州百姓,久經戰亂之苦,一生中飽嘗生死離別。
他們是全天下最渴望和平的人。
但他們知道,面對豺狼,不能後退,不能逃跑,退一步那就是萬丈深淵!
大將軍顧南夕好不容易讓雲州挺起的脊樑,不能再彎下去!
顧南夕對上一雙雙眼神,心裡沉甸甸的。
自從知道皇上的旨意後,顧南夕輾轉反側,晝夜難眠。
在寂靜的夜裡,顧南夕無數次地問自己,以雲州現在的實力,能夠以憑以一州之力,硬抗韃子的數十萬大軍嗎?
為了民族氣節,顧南夕忍心讓雲州上萬百姓流離失所嗎?
如果雲州抗旨不尊,顧南夕有勇氣面對全天下人的職責,堅持選擇嗎?
忍一時,風平浪靜。
要不忍一忍?忍得自己乳腺增生,忍得自己鬱結於心?
可是,馬南天和馬家人的話語,時常在自己的腦海里浮現。
撫冥鎮裡的那條定北路,就像一條鞭子,在時刻提醒著自己,在北面還有十六州,在望眼欲穿地盼著歸鄉。
馬南天說:「大將軍,武州百姓得知界碑往北移五百里後,私底下搞了好幾場慶祝活動!」
「刊登著捷報的《雲州周報》被好些人家細心收藏起來。我們老祖,時不時拿出來看一兩眼。」(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