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蘇小梅和楊天雄聽後,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他們深知,這場鬥爭的勝負,不僅關係到李清歌的命運,更關係到他們整個族人的未來。因此,他們必須全力以赴,不容有失。二人領命後,便各自分頭行動去了。
楊天雄在前朝,以乾隆皇帝無故囚禁大炎女王親戚為由,向大清提出了三項苛刻的賠償要求。他站在大殿之上,身形挺拔,聲音洪亮,字字句句都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那三項要求,一是交出那個無義之徒金愛財;二是賠償白銀一千萬兩;三是女王雅好文學書法,聽說大清皇帝珍藏豐富,想要三希堂中的三幅書法作品以自娛。
這三項要求,無疑是對大清的一次重大挑戰。乾隆皇帝聽後,氣得差點暈過去。他沒想到,大炎竟然如此囂張,竟敢向他提出如此苛刻的要求。他怒視著楊天雄,想要發作,卻又礙於大局,不得不暫時隱忍。
而此時的後宮,也是一片混亂。皇后得知李清歌的計劃後,雖然心中有些不忍,但也知道這是唯一的出路。她坐在鏡前,望著自己那張略顯憔悴的臉龐,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哀。她知道自己,作為皇后,必須為了大局著想,不能因為一時的情感而影響了整個國家的利益。
乾隆皇帝醒來後,急忙召集滿朝文武大臣到乾清宮商議大炎的賠償事宜。他坐在龍椅上,神色凝重,目光在眾臣之間掃視著。他知道,這場鬥爭的勝負,不僅關係到他的顏面,更關係到整個大清的安危。
乾隆皇帝生性奢侈好面子,最害怕的就是統治不穩。他以為,只要用錢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然而,大炎提出的賠償要求太過苛刻,他實在難以接受。交出金愛財這個賤民倒是容易,他的生死對大清來說無足輕重。但是賠償一千萬兩白銀和三希堂的書法作品這兩項要求,卻讓乾隆皇帝頭疼不已。
他知道,這兩樣東西都是大清的珍寶,一旦失去,將是對大清文化的一次重大打擊。他望著眾臣,想要尋求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卻又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他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心中充滿了無奈與焦慮。
而此時的李清歌,卻正靜靜地坐在房中,品著香茗,欣賞著窗外的景色。她的心中充滿了自信與從容,她知道,自己的計劃已經初見成效。只要等東瀛傳來捷報,她便可以開始收網,將這場鬥爭的勝利牢牢地握在手中。
她想起自己初入皇宮時的情景,那時她還只是一個單純的少女,對皇宮中的權謀與鬥爭一無所知。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漸漸地學會了如何在這片冷酷的土地上生存,如何用自己的智慧與手段去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她知道,這場鬥爭還遠遠沒有結束。但是,她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無論未來會遇到什麼困難與挑戰,她都會勇敢地面對,直到取得最後的勝利。
在這場深宮風雲中,皇后之怒與李清歌的籌謀交織在一起,共同演繹著一場驚心動魄的宮廷鬥爭。而這場鬥爭的勝負,也將決定著他們各自的命運與未來。
深宮棋局:李清歌與乾隆的較量
一千萬兩白銀,這個數字如同巨石般沉甸甸地壓在清廷的財政之上,給原本就搖搖欲墜的國庫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然而,在朝堂之上,大臣們卻出奇地一致,認為這錢花得值。若能以此換來兩國之間的和平共處,避免戰亂紛飛,百姓流離失所,那麼從長遠來看,這無疑是明智之舉。
「或許,我們可以通過增加稅收來暫時緩解朝廷的困境。」一位大臣小心翼翼地提出建議,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蕩,顯得格外沉重,「雖然這樣會讓百姓受些苦,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大家咬咬牙,總能挺過去的。」
乾隆皇帝坐在龍椅上,目光深邃地望著下方的大臣們。他的面容略顯蒼老,但眼神中依然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他沉默片刻,最終緩緩點了點頭,算是默認了這個提議。
然而,當話題轉到李清歌提出的那三條要求時,乾隆皇帝的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不悅。尤其是第三條——索要三希堂的書法,這更是讓他難以接受。
三希堂,這是乾隆皇帝心中的一片聖地。它雖然只是紫禁城裡最小的一間房間之一,但裡面收藏的寶貝卻是無價之寶。在古漢語裡,「希」與「稀」同義,因此三希堂實際上就是收藏了三件稀世珍寶的地方。乾隆皇帝是清朝皇帝中最講究風雅享受的一位,他收藏的名人字畫數不勝數,每一件都是國寶級的。而能被他單獨挑出來放在三希堂的,那絕對是寶貝中的寶貝,珍貴得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這三希堂里藏的,都是書法界的巔峰之作: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還有王珣的《伯遠帖》。每一幅作品都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書法藝術的瑰寶。尤其是那《快雪時晴帖》,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八個字,但乾隆皇帝卻在其上題了六十三處字,蓋了一百七十多個印章,足見他對這些寶貝的珍愛程度。
當李清歌一開口就要這三件至寶時,乾隆皇帝的心中不禁湧起了一股怒火。這哪裡是什麼人情話啊,簡直是獅子大開口!他恨不得立刻將李清歌拒之門外,但無奈大局為重,他只能強忍怒火,派了和珅去和楊天雄交涉。
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心腹大臣,他機智過人,善於交際。他來到楊天雄的府邸,一番寒暄之後,便開門見山地提出了乾隆皇帝的意思:「前面兩條要求我們可以答應,唯獨這第三條太難為人了。皇上提出可以商量一下,換個條件如何?比如不要三希堂的書法了,換成其他名人的字畫,隨便挑三十幅都沒問題。」
然而,楊天雄卻是一根筋,非要三希堂的書法不可。他堅定地說道:「和大人,這三希堂的書法是我們大炎女王陛下的心頭好,其他的東西她都不稀罕。還請您回去跟皇上說說情,務必讓我們如願以償。」
和珅無奈地搖了搖頭,他知道這場交涉註定不會輕鬆。就這樣,兩邊人你來我往,誰也說服不了誰,僵局就這麼一直持續著。
而此時,在李清歌的寢宮中,她正和蘇小梅在下棋。黑白棋子在棋盤上你來我往,殺得正歡。李清歌手持白子,輕輕落下,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小梅啊,你看這棋局如同人生,每一步都需謹慎。稍有不慎,便可能滿盤皆輸。」
蘇小梅點了點頭,她手持黑子,思考片刻後也落下了一子:「陛下說得是。不過臣覺得,有時候冒險一搏,或許也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李清歌聞言笑了笑,沒有再多說什麼。她的目光落在棋盤上,心中卻在思考著另一盤更大的棋局。
就在這時,楊天雄匆匆走了進來,他面色凝重地說道:「陛下,東瀛的大臣小野男德來了。他說他們那邊情況緊急,急需我們的援助。」
李清歌聞言只是淡淡地應了聲「唔」,表示知道了。她手裡拿著銀簽挑著梨肉吃,慢悠悠地說道:「不用管他們,讓他們自己折騰去吧。我料定乾隆那老頭子沒膽子真的出兵。他要真敢來,我就連他一塊兒收拾了。」
旁邊的人聽了這話不禁有些擔心地問道:「陛下您就不擔心嗎?萬一東瀛那邊真的打起來了……」
李清歌笑了笑說道:「擔心什麼?我大炎的海軍實力擺在那兒呢,堅船利炮的,輪番轟炸下去東瀛那幫矮子哪能扛得住?我故意讓孟元帥放水,讓小野男德能順利跑來求援。這一切啊,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楊天雄一聽這話驚呆了:「陛下您的意思是……這一切都是您故意安排的?」
李清歌點了點頭說道:「你還不算太笨嘛。現在時機差不多了是時候收網了。你回去告訴和珅讓他跟乾隆說我們的條件不變還是那三件至寶。另外你再派人去東瀛那邊跟小野男德說讓他放心大膽地去做他的事情我們會暗中支持他的。」
楊天雄領命而去心中對李清歌的智謀和膽識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知道這場較量中李清歌已經占據了上風而乾隆皇帝則陷入了被動之中。
接下來的日子裡李清歌開始暗中布局她一邊派遣使者與東瀛保持聯繫一邊密切關注著清廷的動向。而乾隆皇帝則因為三希堂書法的事情一直耿耿於懷他多次召見和珅詢問進展但每次都無功而返。
終於有一天和珅帶來了一個好消息:「皇上楊天雄那邊鬆口了他說可以商量一下其他條件但是三希堂的書法還是必須要的。」
乾隆皇帝聞言眉頭緊鎖他知道這場較量中自己已經處於劣勢地位。但是三希堂的書法是他的心頭肉他實在捨不得放手。
就在這時一個太監匆匆走了進來稟報導:「皇上東瀛那邊來消息了說他們願意歸順我們並且願意獻上大量的金銀珠寶和珍稀物品作為誠意。」
乾隆皇帝聞言眼睛一亮他知道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他立刻召見了和珅和楊天雄商議對策。
經過一番商議之後乾隆皇帝最終決定答應李清歌的條件將三希堂的書法交給她。但是他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李清歌必須親自來京城取走這三件至寶並且要在朝堂之上向我行禮致謝。」
和珅和楊天雄領命而去他們知道這場較量即將落下帷幕。而李清歌也收到了乾隆皇帝的消息她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心中暗自說道:「乾隆啊乾隆你終究還是輸給了我。」
在約定的日子裡李清歌帶著蘇小梅和楊天雄來到了京城。她身穿華麗的服飾頭戴珠翠步履輕盈地走進了朝堂。當她看到乾隆皇帝時只是淡淡地行了個禮然後說道:「多謝皇上慷慨相贈這三希堂的書法我就收下了。」
乾隆皇帝看著李清歌心中不禁湧起了一股複雜的情緒。他知道這場較量中自己已經徹底輸了。但是他也知道李清歌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他便說道:「李清歌啊你是個聰明的女子。我希望你能為大清效力為百姓謀福。」
李清歌聞言笑了笑說道:「皇上您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是我是大炎的女王我的職責是守護我的國家和人民。不過請您放心我不會讓大炎與大清為敵的我們兩國可以和平共處共同繁榮。」
說完這番話之後李清歌便帶著三希堂的書法離開了朝堂。而乾隆皇帝則望著她的背影心中暗自感嘆:「李清歌啊李清歌你究竟是個怎樣的女子呢?」
這場較量最終以李清歌的勝利而告終。她不僅成功地得到了三希堂的書法還為大炎爭取到了更多的利益和尊嚴。而乾隆皇帝雖然心有不甘但他也知道李清歌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於是他便開始暗中關注她的一舉一動期待著與她再次交鋒的那一天。
棋局背後的宏圖
陽光透過雕花木窗,斑駁地灑在古樸的棋盤上,黑白棋子交錯間,仿佛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謀略。蘇小梅輕輕落下一枚黑子,動作優雅而從容,臉上帶著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她抬頭望向對面的李清歌,那雙眸子裡閃爍著探究與期待的光芒。
「陛下這一步棋,莫非是在布一個大局嗎?」蘇小梅的聲音輕柔卻帶著不容忽視的銳利,她試圖從李清歌的表情中捕捉到一絲線索。
李清歌微微一笑,那笑容中蘊含著自信與睿智,她的眼神仿佛能穿透時空,看到遙遠的未來。她輕輕拾起一枚白子,緩緩落下,答道:「正是,這便是一局大棋。每一步都需精心策劃,每一子都需落在關鍵之處。」
「那這局棋,是從何時開始的呢?」蘇小梅的好奇心被徹底勾起,她緊盯著李清歌,試圖從她的言辭中找出更多的信息。
李清歌的目光變得深邃,仿佛回到了那個收到乾隆威脅信的時刻。她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堅定與決心:「自從我收到乾隆那老狐狸的威脅信開始,我的心中就已經孕育了一副宏圖偉略。我要讓大清知道,我李清歌,絕非池中之物,更不會任人擺布。」
蘇小梅心中雖有疑惑,但她知道李清歌此次來京城,並不僅僅是為了認親那麼簡單。她看著李清歌那堅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敬佩之情。然而,她還是難以完全揣度李清歌的真正意圖,於是再次開口問道:「臣愚鈍,斗膽請問陛下,您這麼做究竟是為了什麼?」
李清歌垂下眼帘,嘴角掛著一抹溫柔的笑容,那笑容中蘊含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她緩緩說道:「我要做到兵不血刃,吞併清朝,收復北方,實現神州大地的統一大業。這不僅僅是為了我個人,更是為了我們的國家,為了我們的民族。」
蘇小梅和楊天雄聞言,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他們被李清歌那宏大的志向所震撼,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激動與敬畏。他們知道,李清歌一直都有著遠大的抱負和非凡的才能,但此刻聽到她的真實意圖,還是感到有些難以置信。
蘇小梅讚嘆道:「陛下您始終保持著冷靜與清醒,真是令人佩服!臣原本還擔心您會因為私情而放棄了統一天下的念頭,沒想到認親也只是您布局中的一環。您的智謀與膽識,真是臣等所不及。」
李清歌微微一笑,目光轉向蘇小梅,那眼神中充滿了讚賞與信任。她問道:「你為何不問我具體的策略呢?」
蘇小梅笑著回答道:「這局棋乃是陛下您精心策劃的,自然不容有絲毫的差錯。如果您想告訴我們,早就已經告訴我們了,又何必隱瞞到現在呢?陛下既然有這樣的志向,我們只需要全力輔佐便是,無需多問。臣相信,在您的帶領下,我們一定能夠實現那宏圖偉略。」
李清歌笑得如花般燦爛,她連連點頭稱讚道:「小梅你真是聰明伶俐,真乃女中豪傑,巾幗宰相也!有你和楊天雄這樣的能臣輔佐,我何愁大事不成?」
蘇小梅又嘆了口氣,感慨道:「臣雖然有才,但如果沒有遇到陛下這樣的伯樂,恐怕也只能像千里馬一樣,默默無聞地死在馬槽之間了。我身為蘇繡世家的千金,雖然滿腹詩書,聰慧過人,但身為女子,縱有才情也難以逃脫後院妻妾之爭的束縛。幸好陛下在攻打蘇州時慧眼識才,讓我得以輔佐天下。這份知遇之恩,臣永生難忘。」
李清歌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深知蘇小梅的才華與不易,也更加珍惜這份難得的君臣之情。她緊緊握住蘇小梅的手,語氣堅定地說道:「小梅,你放心。我李清歌絕不會讓任何人才華埋沒,更不會讓任何人為難你。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夠實現那偉大的夢想。」
在一旁的楊天雄看著二女的對話,起初還有些懵然不解。但漸漸地,他也明白了過來。原來女王陛下這次進京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奪取大清的江山。這布局之深邃、謀略之高遠,真是讓人難以預料啊!他不禁對李清歌更加敬佩起來,同時也為自己能夠成為她麾下的一員而感到自豪。
正當三人沉浸在各自的思緒中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室內的寧靜。一名侍衛匆匆走進,稟報導:「陛下,東瀛使臣小野男德求見。」
李清歌聞言,眉頭微皺。她沒想到東瀛使臣會在這個時候求見。不過,她很快便恢復了平靜,對侍衛說道:「讓他進來吧。」
不久,小野男德便出現在了三人的視線中。他面色蒼白,衣衫凌亂,身形矮小,仿佛剛從生死邊緣逃回來一般。他跪倒在地,哀聲懇求道:「求大清皇帝陛下出兵相助,救救我們東瀛吧!」
此言一出,滿室皆驚。蘇小梅和楊天雄都面露異色,他們沒想到東瀛使臣竟然會如此失態地求援。而李清歌則保持著冷靜與從容,她靜靜地看著小野男德,等待著他的下文。
小野男德見三人沒有反應,心中更加焦急。他繼續說道:「我們東瀛近來遭遇了大難,海盜橫行,民不聊生。我們實在無法抵擋那些兇殘的海盜,只能向大清求援。請大清皇帝陛下發兵相助,我們東瀛願意成為大清的附庸國,永世臣服。」
李清歌聽了這話,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冷笑。她知道東瀛的求援並非真心實意,而是迫不得已。同時,她也看到了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於是,她緩緩開口道:「東瀛使臣,你起來吧。你們遭遇的困難,我深表同情。不過,出兵相助並非易事,我需要考慮清楚再做決定。」
小野男德聞言,心中稍感安慰。他知道大清皇帝並沒有立刻拒絕他們的求援,這就說明還有希望。於是,他連忙磕頭謝恩,退出了房間。
而李清歌則看著蘇小梅和楊天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她知道,這局棋又多了一枚重要的棋子。而她的宏圖偉略,也將因此更加完善。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李清歌開始秘密布局。她一邊與東瀛保持聯繫,了解他們的具體情況和需求;一邊則暗中調集兵力,準備隨時出兵相助。同時,她還派出了蘇小梅和楊天雄等人前往各地,秘密聯絡那些對清朝不滿的勢力和人物,為將來的行動做好充分的準備。
而乾隆皇帝那邊,則對東瀛的求援感到十分意外和困惑。他不知道東瀛為何會突然求援,更不知道李清歌在背後布下了怎樣的局。不過,他並沒有立刻答應東瀛的求援,而是派出了和珅等人前往東瀛,了解具體情況後再做決定。
然而,和珅等人到達東瀛後,卻發現情況遠比他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海盜橫行、民不聊生、政治腐敗……這些問題讓和珅等人感到頭疼不已。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更不知道該如何向乾隆皇帝匯報。
就在和珅等人陷入困境時,李清歌的援軍卻悄然抵達了東瀛。他們迅速出擊,成功地擊退了海盜的進攻,並幫助東瀛穩定了局勢。這一舉動讓東瀛人民對李清歌充滿了感激和敬佩之情,也讓和珅等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
乾隆皇帝得知消息後,心中充滿了憤怒和不安。他不知道李清歌究竟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更不知道她為何會突然出兵相助東瀛。他意識到,自己必須儘快採取行動,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就在乾隆皇帝準備採取行動時,李清歌卻已經開始了她的下一步計劃。她利用東瀛的求援事件,成功地挑起了清朝內部的矛盾和紛爭。那些對清朝不滿的勢力和人物開始紛紛起兵造反,試圖推翻清朝的統治。
這一舉動讓乾隆皇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些叛亂和起義,更不知道該如何保住自己的江山和皇位。他意識到,自己必須尋求外部勢力的幫助,否則清朝將面臨著滅頂之災。
於是,乾隆皇帝開始秘密聯絡那些與清朝有交情的國家和勢力,試圖尋求他們的幫助和支持。然而,他卻發現這些國家和勢力都紛紛表示中立或者拒絕提供幫助。這讓他感到十分失望和無奈。
就在乾隆皇帝陷入絕望時,李清歌卻派出了使者前來求和。她表示願意與清朝和平共處、互相尊重、共同發展。這一舉動讓乾隆皇帝感到十分意外和驚喜。他不知道李清歌究竟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但他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於是,乾隆皇帝決定與李清歌進行和談。在談判中,李清歌提出了自己的條件和要求:清朝必須承認大炎王朝的地位和主權;必須放棄對大炎王朝的侵略和威脅;必須與大炎王朝建立和平友好的外交關係……
這些條件和要求讓乾隆皇帝感到十分為難和不滿。但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了選擇的餘地。於是,他最終答應了李清歌的要求,並與她簽訂了和平條約。
這一舉動讓清朝內部掀起了軒然大波。那些對李清歌不滿的大臣和將領紛紛表示抗議和反對。但乾隆皇帝卻力排眾議,堅持自己的決定。他知道,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但也是一個必要的選擇。
棋局背後的風雲
陽光透過紫禁城高聳的屋檐,斑駁地灑在金碧輝煌的大殿上,給這莊嚴的殿堂增添了幾分溫暖。皇帝端坐在高高的龍椅上,臉色微微一沉,那雙深邃的眸子仿佛能洞察人心。他沉聲問道:「大清與東瀛,既非附屬之國,又無正式邦交,你們憑什麼無緣無故地要求我們的援助呢?」
小野男德跪伏在地上,頭也不敢抬,只覺一股無形的壓力如山般壓在他的心頭。他顫抖著聲音,解釋道:「我們是奉了我國主的命令前來求援的。我國近來遭遇大難,海盜橫行,民不聊生,國主深感憂慮,故特派我等前來求救。如果貴國肯伸出援手,我國主願意與大清建立永久的友好關係,開放通商,互惠互利,共同促進經濟的繁榮。」
皇帝心中暗想,臉上卻沒有絲毫表露。他冷笑一聲,心想:這東瀛人倒是打得好算盤,想借我大清之手解決他們的內患,卻又不想付出任何實質性的代價。真是異想天開!
小野男德見皇帝沒有立即回應,心中更加惶恐。他連忙磕頭如搗蒜,額頭上的汗水混合著塵土,顯得格外狼狽。「陛下,我國主真的是誠心誠意地來求援的。如果貴國能幫我們度過難關,我國必將銘記大恩大德,永世不忘!」
此時的大清,正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以防外敵入侵。大殿之內,乾隆皇帝和眾位大臣聽了小野男德的話,都沉默了。他們心想,一個小小的蠻夷之國,竟敢談論什麼經濟互通?我大清地大物博,要什麼沒有,何須向外尋求?
乾隆皇帝的治國理念與江戶幕府不謀而合,都是以閉關守成為主。在他們看來,開放經濟無異於引狼入室,是禍患的根源。他冷冷地瞥了一眼小野男德,說道:「我大清乃天朝上國,應有盡有,豈會稀罕你們東瀛的東西?你們以此作為求援的條件,簡直是愚蠢至極!來人,把他趕出大殿去!」
隨著皇帝的一聲令下,幾個侍衛快步上前,準備將小野男德拖出大殿。小野男德沒想到自己的話會觸怒龍顏,嚇得連連磕頭求饒:「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我國主真的是誠心誠意地來求援的,求陛下開恩啊!」
然而,乾隆皇帝卻絲毫不為所動。他冷冷地看著小野男德被拖出大殿,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煩躁。他知道,東瀛的求援並非無緣無故,定是有什麼難言之隱。但大清的國策在此,他不能因為一時的憐憫而破壞了大局。
就在小野男德即將被拖出大殿的那一刻,他突然大聲喊道:「陛下!如果貴國肯發兵援助,我國主願意將東瀛奉為大清的宗主國,稱臣納貢,年年進貢!」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想當年皇太極征討朝鮮半島,使高麗臣服,也曾想將東瀛納入版圖。但東瀛地處偏遠,多災多難,地震、颱風、火山頻發,稍有不慎就會船毀人亡。因此大海成了天然的屏障,使得東瀛得以避免成為中原的附屬國。明朝未能使東瀛臣服,皇太極也未能如願。如果東瀛能在乾隆朝歸附,那將是何等輝煌的帝業啊!
乾隆皇帝聽到這裡,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豪情壯志。他想起了太宗皇帝未竟的霸業,又想起了大清與大炎南北對峙的局面。大炎帝國強盛無比,環顧四周,唯有大清能夠與之抗衡。如果大清能夠收納東瀛為附屬國,那麼實力必將更上一層樓,與大炎的對抗也將更有底氣。
然而,乾隆皇帝又想到了大炎的軍威和李清歌的絕世武功。他不禁黯然神傷,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憂慮。他知道,大清雖然強大,但與大炎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如果貿然收納東瀛為附屬國,萬一引起大炎的不滿和干涉,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乾隆皇帝好面子,不願承認大清弱於大炎。因此他猶豫不決,沒有立即回答小野男德的話。他轉而問道:「你先說說看大炎是如何攻打你們東瀛的?東瀛有大海作為屏障,怎麼就會一敗塗地了呢?」
小野男德聞言,心中稍感安慰。他知道,乾隆皇帝雖然沒有立即答應他們的求援,但至少願意聽他們解釋。於是,他連忙將大炎攻打東瀛的經過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原來,大炎帝國近年來不斷擴張勢力,周邊小國紛紛臣服。東瀛雖然地處偏遠,但也難逃大炎的侵擾。大炎的軍隊乘船跨海而來,東瀛的軍隊雖然奮力抵抗,但終究敵不過大炎的先進武器和強大兵力。一場惡戰之後,東瀛軍隊潰敗,國家陷入危機之中。
乾隆皇帝聽了小野男德的敘述,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憤怒。他沒想到大炎竟然如此囂張跋扈,連東瀛這樣的小國也不放過。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給大炎一個教訓,讓他們知道大清的實力和威嚴不容侵犯。
然而,乾隆皇帝又想到了大清的國情和實力。他知道,大清雖然地大物博,但近年來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如果貿然與大炎開戰,那麼後果將難以預料。因此,他必須謹慎考慮,不能輕易做出決定。
大殿之內,氣氛凝重而緊張。乾隆皇帝沉默良久,終於開口說道:「你回去告訴你們國主,大清會考慮你們的求援請求。但是,大清也有自己的國策和原則,不能輕易改變。你們要想得到大清的援助,就必須拿出足夠的誠意和代價。」
小野男德聞言,心中大喜。他知道,乾隆皇帝雖然沒有立即答應他們的求援,但至少給了他們一個機會。他連忙磕頭謝恩,說道:「多謝陛下開恩!我國主一定會拿出足夠的誠意和代價來感謝大清的援助!」
說完,小野男德在侍衛的監視下離開了大殿。他走出紫禁城的大門,回頭看了一眼那高聳的城牆和金黃的琉璃瓦,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感慨。他知道,這次求援之路雖然艱難曲折,但只要有一絲希望,他就必須堅持下去。因為東瀛的存亡,此刻就懸於一線之間。
而乾隆皇帝則坐在龍椅上,凝視著大殿的盡頭。他的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煩躁和憂慮。他知道,大清的未來充滿了未知和挑戰。而他作為一國之君,必須肩負起這份重任,帶領大清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此時的大炎帝國,也在密切關注著大清和東瀛的動向。李清歌坐在書房的窗前,凝視著遠方的天際。她的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預感,仿佛有什麼大事即將發生。她知道,大清和東瀛的求援事件,或許只是一個開始,更大的風暴還在後面等待著他們。
李清歌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內心的波瀾。她暗暗下定決心,無論未來發生什麼,她都要堅定地站在大炎的立場上,守護這片她深愛的土地和人民。同時,她也期待著與大清和東瀛的交鋒和較量,因為她知道,只有通過不斷的挑戰和磨礪,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和成熟。
在未來的日子裡,大清、大炎和東瀛三國之間的糾葛和紛爭將愈發激烈。而李清歌、乾隆皇帝和小野男德等人也將在這場歷史的風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的命運和選擇將決定著三國的未來和走向。在這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他們將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傳奇和輝煌。
風雲際會之東瀛求援
紫禁城內,陽光透過雲層,斑駁地灑在金碧輝煌的大殿上。小野男德跪伏在冰冷的地面上,心頭如同擂鼓,砰砰直跳。他抬頭望向高高在上的皇帝,眼中滿是驚懼與無奈。
「陛下啊,」小野男德顫聲開口,「不是我們東瀛武士不夠勇猛,實在是大炎的海軍戰艦太厲害了,簡直讓人害怕到骨子裡……」他的話語中帶著深深的顫抖,仿佛那恐怖的情景再次浮現在眼前。
皇帝端坐在龍椅上,威嚴的目光掃過小野男德,眉頭微皺。他示意小野男德繼續說下去,於是,小野男德便細細描述了大炎海軍逼近時的情景。
「那天,海上霧蒙蒙的,突然之間,戰艦一排排地擺開,如同黑色的巨龍,從海霧中竄出。炮火連天,震耳欲聾,把東瀛的百姓害得苦不堪言。到處都是殘破不堪的樣子,房屋倒塌,人員傷亡,一片狼藉。」小野男德的聲音中帶著哽咽,仿佛那日的恐怖再次扼住了他的喉嚨。
皇帝一聽,臉色驟變,氣得火冒三丈。他猛地一拍龍案,大聲斥責道:「你簡直一派胡言!鋼鐵那麼重,怎麼可能浮在水面上?你這是在欺朕不懂嗎?」
小野男德嚇得渾身一顫,聲音都抖了:「小人怎敢欺騙陛下,這確實是真實情況啊。大炎海軍造船的技術和火炮的威力,都是天下無雙的。他們的士兵還沒上岸,就已經讓我們的武士傷亡慘重了。港口都被血染紅了,那些黑色的鋼鐵巨獸,想起來都讓人心裡發毛。」
皇帝見他說得這麼認真,不像是編出來的,眉頭緊得能夾死蒼蠅了。他沉吟片刻,心中湧起一股難以名狀的恐慌。如果真像小野男德說的那樣,大炎能用鋼鐵造出那麼大的戰艦,用火炮輕易地摧毀城池,那他們的軍力得多強大啊!
大殿內,大臣們也是議論紛紛。有的驚訝地說:「大炎海軍真的這麼厲害嗎?竟然能這麼快就打敗東瀛,幾天之內就連奪四島?」有的則半信半疑:「看小野男德這副狼狽樣,不像是說謊。」還有的則直接稱讚:「如果真是這樣,那大炎海軍簡直就是虎狼之師啊!」
當然,也有人不相信:「大炎才建國沒多久,怎麼可能有這麼強大的軍隊?一定是假的。」又有人提到:「不是我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但大清和大炎交鋒那麼多次,我們何曾占過便宜?」
大炎海軍的威名,就這樣在朝廷內外傳開了。朝堂之上,氣氛變得沉重起來,就像烏雲壓頂一樣。每個人都在思考著大炎的崛起對大清意味著什麼。
退朝後,皇帝獨自來到三希堂,這裡是他平時靜心的地方。他拿出自己珍藏的書法三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來欣賞。這三件寶貝是他多年的心頭好,每當心煩意亂時,看看這些字帖,總能讓他心情平復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