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一提到金愛財,金招娣的臉上就露出了深深的恨意。那個曾經的家族敗類,為了個人的利益,不惜出賣親情和良知。他不僅對李清歌的父母下手,還差點害死了李清歌。這份仇恨,金招娣從未忘記。
「這個無情無義的傢伙,絕對不能輕饒了他。」金招娣咬牙切齒地說道。
李清歌的臉色也沉了下來,她冷冷地說道:「姑母您放心,雖然念著血緣關係,我不會要他的命。但我會讓他生不如死,後悔當初做的那些事情。」
說完這句話,李清歌轉身走向門外。她的背影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堅定和決絕。她知道,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事情要處理。但她也相信,只要有愛在心中,有信念在支撐,她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金招娣看著李清歌的背影,心中充滿了驕傲和自豪。她知道,這個侄女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孤單無助的小女孩了。她現在是一國之君,是萬民敬仰的女帝。但她也清楚,無論李清歌的身份如何變化,她對自己的那份親情和孝心永遠不會改變。
夜幕降臨,老宅里燈火通明。李清歌和金招娣圍坐在桌旁,談論著過去的點點滴滴。她們的笑聲、淚水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溫馨而感人的畫面。在這個夜晚,她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純真的年代,那個充滿親情和愛的時光。
接下來的日子裡,李清歌開始著手處理父母的身後事。她選了一塊風水寶地,為父母建造了一座宏偉的皇陵。在皇陵的奠基儀式上,她親自為父母敬酒、獻花,表達了自己對父母的深深懷念和無盡感激。
同時,李清歌也沒有忘記對金愛財的懲罰。她派人暗中調查了金愛財的罪行,並收集了大量的證據。在朝堂上,她當眾宣布了金愛財的罪行,並對他進行了嚴厲的懲罰。金愛財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的下場。
在處理完這些事情後,李清歌終於鬆了一口氣。她回到老宅,陪在金招娣的身邊,享受著那份難得的寧靜和親情。她知道,無論自己走到哪裡,無論自己的身份如何變化,這份親情永遠是她最寶貴的財富。
在金招娣的陪伴下,李清歌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忘的日子。她們一起回憶過去、談論現在、展望未來。在這個過程中,李清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和滿足。她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離不開姑母的疼愛和支持。因此,她更加珍惜和姑母在一起的每一刻時光。
終於有一天,金招娣拉著李清歌的手說道:「孩子啊,你已經是一國之君了,不能再這樣陪在我身邊了。你應該回到你的國家去,去管理你的臣民、去治理你的國家。只有這樣,你才能讓你的父母在天之靈得到安慰、才能讓那些曾經看不起我們的人刮目相看。」
李清歌聞言,心中一陣酸楚。她知道姑母說得對,但她卻捨不得離開這個溫暖的家、捨不得離開這個疼愛自己的姑母。然而,她也清楚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於是,她含淚點了點頭說道:「姑母您放心吧,我會回去管理我的國家、治理我的臣民。但我也會經常回來看望您、陪伴您。」
說完這句話後,李清歌轉身離開了老宅。她騎上駿馬、帶著隨從踏上了回京的路途。在路途中,她不斷地回頭望向那個熟悉的方向、那個充滿親情和愛的老宅。她知道,無論自己走到哪裡、無論自己的身份如何變化,那份對姑母的孝心和愛意永遠不會改變。
聊完了家常瑣事,李清歌輕輕揮了揮手,示意蘇小梅帶著金招娣退下。她的動作優雅而從容,仿佛每一絲力氣都恰到好處,不浪費分毫。金招娣離去時,眼中滿是感激與不舍,李清歌則以一個溫柔的微笑回應,那笑容中蘊含著無盡的安慰與力量。
待二人退出殿外,李清歌站起身,走到銅鏡前,仔細打量著自己。她身穿一襲普通的家常服飾,樸素無華,卻難掩其超凡脫俗的氣質。她伸出手,輕輕整理了一下衣裳,指尖滑過衣物的紋理,仿佛在撫摸歲月的痕跡。隨後,她從衣櫃中取出一件乾淨鮮亮的新裝,那是一件用上好絲綢製成的衣裳,色澤溫潤如玉,繡著精緻的龍鳳圖案,象徵著她的尊貴身份。
換上新裝後,李清歌的氣質更加出眾,她站在鏡子前,微微側頭,審視著自己的裝扮,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她轉身走向大殿的門口,每一步都走得那麼堅定而自信,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歷史的脈搏上。
她召見了楊天雄,這位忠誠的大臣一直守候在殿外,等待著她的召見。天雄走進大殿,躬身行禮,聲音洪亮地回答道:「大炎的生產發展都按照陛下您定的規矩來,井井有條,一天比一天好。等您回朝,肯定能看到新氣象。」
李清歌聽了,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那微笑中蘊含著對未來的期許與信心。她點了點頭,目光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天雄又笑著說:「還有個好消息,挺值得一說的。」
(請記住𝟷𝟶𝟷ᴋᴀɴ.ᴄᴏᴍ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李清歌好奇地問是什麼,天雄便說:「那個製冷廠啊,已經研發出了您一直惦記的冰箱、空調,並且開始生產了。明年夏天,老百姓就能享受到清涼了。」
李清歌一聽,眼睛頓時亮了起來,仿佛看到了炎炎夏日中的一抹清涼。她高興得連連叫好,聲音中充滿了激動與喜悅。她吩咐工廠加速生產,迫不及待地想看到百姓們用著空調、吃著冰鎮西瓜的場景。那畫面,光是想想就讓人心曠神怡。
「這冰箱啊,對食物保鮮可是大有好處,不管是個人還是工業,都是個重大的變革。」李清歌感慨地說道,她的聲音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空調的好處,那就更不用說了。南方夏天熱得跟蒸籠似的,又濕又悶,感覺上的溫度比實際天氣還要高,空調簡直就是救命的神器。」
她想起了金陵的夏天,那炎熱仿佛能融化一切。她記得小時候,每到夏天,祖母就會用扇子為她扇風,但那微風根本無法驅散酷暑的炎熱。現在,她有了能力,她要讓百姓們不再受酷暑的折磨。
「金陵這地方尤其熱,以前就是四大火爐之一。現在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也越來越多,高樓大廈代替了老房子,熱島效應更是嚴重。」李清歌繼續說道,她的聲音中透露出對百姓的關懷,「今年夏天熱得讓人受不了,好多百姓都得了熱射病,有的甚至丟了性命。所以,普及冰箱、空調,真的是當務之急。」
天雄聽了,深感李清歌的為民之心,他領命後,立刻就下去傳達命令,讓大炎的工廠都提速生產。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項生產任務,更是李清歌對百姓的承諾。
這時,蘇小梅走了進來,她剛好碰到天雄離開,便走到李清歌跟前,輕聲說道:「大長公主已經安頓好了,不過我剛才來的時候,發現有些小人在暗中窺視,恐怕對陛下不利。」
李清歌聽了,眼神中閃過一絲冷冽的光芒,但她很快便恢復了平靜。她淡淡地說:「這些小人我早就注意到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他們自己要找死,我也樂意成全他們。」
她的聲音雖然平靜,但其中蘊含的威嚴與力量卻讓蘇小梅感到一陣心悸。她知道,李清歌從來都不是一個軟弱的人,她有著鐵一般的意志和雷厲風行的手段。
小梅笑著說:「陛下神功蓋世,誰敢來冒犯您呢?」她的聲音中充滿了對李清歌的敬仰與信任。
李清歌聽了,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她知道,自己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離不開身邊這些人的支持與信任。她要用自己的行動,來回報他們的忠誠與付出。
……
邊境那邊,烽火連天,戰鼓雷動。乾隆被李清歌的話氣得暴跳如雷,他無法接受一個女子竟然敢如此挑釁他的權威。宮廷里,也因此而遭了殃。這幾天,養心殿裡的宮女太監,因為點小事就被杖責的特別多,還有個小太監被打死了。在皇權之下,生命就像草芥一樣脆弱。
乾隆的憤怒無處發泄,他開始對那些前朝大臣下手。以前,他大多都寬恕了那些貪贓枉法的大臣,只要加倍罰金就能免罪。但現在,他把這些大臣當成了靶子,有的被判了極刑,有的被流放到了偏遠地方。一時間,朝廷和民間都震動不已,後宮也是人心惶惶。
最讓乾隆生氣的是,李清歌無意間透露出來的一句詩句。那天,李清歌到京城後,碰巧遇到了被押赴菜市口行刑的人。她一問才知道,他們都是因為一句詩而遭的禍。那句詩,正是她曾經隨口吟誦的一句:「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這句詩,原本只是她抒發心中感慨之作,卻沒想到竟然成了這些人的催命符。乾隆聽到這句詩後,更是氣得不行。他覺得李清歌這是在嘲笑他,嘲笑他的無能,嘲笑他的失敗。
然而,李清歌卻並沒有在意乾隆的憤怒。她知道,自己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事情等著她去做。她不會因為乾隆的憤怒而改變自己的計劃,更不會因為他的威脅而屈服。她要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自己的決心和勇氣。
她站在大殿的窗前,望著遠方的天空,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與憧憬。她知道,自己還有很多挑戰等著去克服,但她也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她前進的步伐。
夜已深,月掛中天,銀輝灑滿寂靜的庭院。一陣清風悄然掠過,帶著初秋的涼意,穿堂過巷,最終停駐在一扇半掩的窗前。窗內,燭光搖曳,映照出一本古舊的書籍,書頁隨風輕輕翻動,發出沙沙的聲響。有詩云:「清風它不認識字,為啥胡亂翻書頁?」這詩句,便是緣起於這樣一個寧靜而略帶寒意的夜晚。
寫這首詩的,是一位年邁的學者,他披著一件單薄的衣裳,坐在書桌旁,目光中流露出幾分無奈與感慨。夜風透窗而入,不僅帶來了涼爽,也攪亂了他精心整理的書頁。他輕輕搖頭,苦笑一聲,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情緒,於是提筆,將這份感觸化作了詩句,留在了紙上。
然而,當這首詩輾轉傳入乾隆皇帝的耳中時,其意境卻被賦予了全然不同的解讀。乾隆,這位大清的君主,坐在金碧輝煌的紫禁城中,手捧詩卷,眉頭緊鎖。他將「清風」的「清」字,與自己所統治的大清國聯繫在了一起,認為詩人是在借物喻人,諷刺滿清作為外來政權,不懂漢族的學問,如何能治理好中原這片廣袤的土地。一時間,宮廷內外,風聲鶴唳,又一場因文字而起的腥風血雨悄然醞釀。
李清歌,一個名字在京城中悄然傳開。她並非尋常女子,膽識過人,才情出眾。在一次文人雅集中,她聽聞了這首詩的遭遇,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憤慨。她決定以自己的方式,對這股文字獄的歪風進行諷刺。於是,她大膽地將原句改為「清君不識字,為啥亂蓋章」。這句話,一針見血,直指乾隆皇帝本人。在她看來,乾隆不僅審美庸俗,更在國寶書畫上隨意蓋章,破壞了藝術品的原貌,這種行為,無異於對文化的褻瀆。
李清歌的這番改動,很快便在京城中流傳開來。那些因文字獄而家破人亡的人,以及那些心懷反清復明夢想的人,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們紛紛將這句話當作口號,四處傳播,試圖藉此挑起大炎與大清之間的戰爭,以期推翻愛新覺羅家族的統治。
然而,當他們來到李清歌所住的驛館時,卻發現那裡已經被白馬軍守衛得密不透風。驛館外,甲冑鮮明,刀槍林立,一股肅殺之氣撲面而來。那些心懷不軌的人,見狀只得悻悻離去,心中暗自咒罵,卻不敢有絲毫輕舉妄動。李清歌口中的「老鼠」,正是指的這些人。她深知,自己的一時衝動,可能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麻煩,但她更清楚,自己不能因此而退縮。
這句話的傳播速度之快,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乾隆皇帝在得知後,更是氣得暴跳如雷。他從未想過,竟然有人敢如此明目張胆地諷刺自己。他怒不可遏,下令徹查此事,誓要將李清歌捉拿歸案。
然而,李清歌卻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無跡可尋。乾隆皇帝氣得在養心殿內摔杯擲盞,乒桌球乓的聲音響徹整個宮殿。李玉總管見狀,心中暗自焦急。他知道,這個時候,只有一個人能夠平息乾隆的怒火,那就是令妃。
於是,李玉頂著刺骨的寒風,匆匆趕往延禧宮。他一見到令妃,便急切地說道:「娘娘啊,您快跟我去養心殿吧,皇上氣得不行了,只有您能讓他消氣啊。」令妃聞言,心中不禁有些得意。她知道,自己在後宮中的地位無人能及,乾隆皇帝對她更是寵愛有加。於是,她乘坐著軟轎,來到了養心殿。
剛踏入東暖閣,令妃便聽到了裡面傳來的桌球聲響。她心中一驚,低聲詢問李玉是怎麼回事。李玉含糊其辭地說是因為一首詩引起的。令妃一聽,心中更加疑惑,急忙跟著李玉進了殿。
殿內,乾隆皇帝面無表情地坐在御案上,雙眼微閉,仿佛在極力壓抑著內心的怒火。令妃心中一緊,知道事情不妙。但她畢竟是個聰明的女人,很快就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強作鎮定地走到乾隆身邊。
乾隆睜開眼,看了令妃一眼,語氣冷淡地問道:「你來幹什麼?」令妃微微一笑,說道:「臣妾好久沒見皇上了,想來看看您。」她巧妙地避開了談論皇帝生氣的事情,試圖用溫柔的話語來安撫乾隆的情緒。
乾隆聽了這話,臉色稍微好看了一些。他嘆了口氣,說道:「後宮是不能干政的,但是如果都像你這樣柔順的話,朕又何必這麼生氣呢?」於是,他便將李清歌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令妃。
令妃聽了之後,嚇得臉色蒼白。她覺得李清歌真是太大膽了,竟然敢如此諷刺皇帝。乾隆氣得直拍御案,罵李清歌狂妄無禮。令妃心中也暗暗責怪李清歌不懂禮數,違反了三綱五常。但她知道,這個時候,自己不能火上澆油,只能盡力安撫乾隆的情緒。
她柔聲細語地說道:「皇上,您消消氣。李清歌她畢竟是個女子,又年輕氣盛,不懂事。您大人有大量,就別跟她一般見識了。臣妾想,她也只是開個玩笑,並沒有真的想諷刺您。」
乾隆聽了令妃的話,心中的怒火漸漸平息了一些。他嘆了口氣,說道:「朕也知道,她可能只是開個玩笑。但是,這個玩笑開得太大了,讓朕無法忍受。朕是大清的皇帝,怎麼能讓人如此諷刺呢?」
令妃見狀,知道乾隆心中的怒氣已經消了大半。她於是趁熱打鐵,說道:「皇上,您想啊,李清歌她雖然大膽,但畢竟也是個有才華的人。如果您能寬容大度,不跟她計較,那麼,她不僅會感激您,還會更加忠誠於您。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嗎?」
乾隆聽了令妃的話,陷入了沉思。他想了想,覺得令妃說得有道理。於是,他點了點頭,說道:「好吧,朕就聽你一次。這次,朕就不跟她計較了。但是,如果她再有下次,朕絕對不會輕饒她!」
令妃見乾隆終於消了氣,心中暗自慶幸。她知道,自己這次又成功地化解了一場危機。她微笑著對乾隆說道:「皇上,您消氣了就好。臣妾想,李清歌她也會感激您的寬容大度的。」
乾隆聞言,微微一笑,說道:「好了,你也別替她說好話了。朕知道,你一直都很懂事。這次的事情,朕就當作沒發生過。但是,你要記住,以後別再讓朕聽到類似的話了。」
令妃點了點頭,說道:「臣妾記住了。皇上,您也累了,早點休息吧。臣妾告退。」說完,她便行禮告退,離開了養心殿。
夜已深,月已斜。紫禁城中,一切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只有那陣清風,依舊在夜空中穿梭,仿佛在低語著什麼。而那句「清君不識字,為啥亂蓋章」,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流傳了下來。
夜已深,紫禁城的燈火星星點點,宛如天際的繁星落入凡塵。令妃魏氏,身著華麗的宮裝,眉宇間卻難掩一絲焦慮,她急忙開口,聲音溫婉卻帶著幾分急切:「皇上啊,您快消消氣,別發這麼大的雷霆之怒了!龍體為重,切莫讓那無謂的怒火傷了您的身子。」
乾隆皇帝坐在龍椅上,面色陰沉,手中緊握著一卷詩卷,那是李清歌所作,字裡行間透露出的諷刺與挑釁讓他難以平復心中的怒火。他抬頭看向令妃,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隨即點了點頭,聲音低沉:「你說得對,她肯定是嫉妒我,才生出這恨意來。但她竟然敢編排我,實在是可惡至極!」
令妃見狀,心中暗自鬆了口氣,卻又忍不住好奇地問道:「這個女子狂妄到這種地步,皇上為什麼不乾脆殺了她呢?」她的話語中帶著幾分不解與疑惑,顯然對於乾隆的隱忍感到意外。
乾隆的臉色微微一變,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苦澀。他何嘗不想殺了那個女子,以泄心頭之恨?但大炎的軍力日益強盛,與大清已是勢均力敵。他若輕易挑起戰端,牽連無辜百姓,又怎對得起這江山社稷?想到這裡,他嘆了口氣,聲音中透露出一絲無奈:「自從她建立大炎以來,軍力日益強盛,現在已經可以和我們大清抗衡了。我雖然不怕她,但要是輕易挑起戰端,牽連到無辜的百姓,我於心何忍?所以,即使再生氣,我也得忍著。」
令妃聽了這話,心中湧起一股敬佩之情。她不懂朝政,卻也能感受到乾隆的無奈與苦衷。她輕聲道:「皇上您真是愛民如子,是位聖君啊!您的明德高照,萬民都敬仰您……」
然而,這話剛出口,乾隆的臉色卻驟然一變。他猛地站起身來,怒目圓睜,喝道:「你說什麼?再給我說一遍!」
令妃被嚇得愕然失色,惶恐地又說了一遍,但話還沒說完,乾隆就一巴掌扇了過去,打得她脂粉紛飛,臉頰紅腫。她捂著臉,目瞪口呆地看著乾隆,眼中滿是驚恐與不解:「皇上……」
乾隆冷冷地看著她,聲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令妃魏氏,你言行無度,已經失去了妃嬪的德行。現在我廢你為嬪,閉門思過,沒有我的詔令,不許出來。」
令妃聽了這話,如遭雷擊,癱倒在地。她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突然獲罪,只感覺心如刀割,淚水奪眶而出:「皇上,臣妾到底做錯了什麼,以至於要受到這樣的懲罰?」
乾隆看著她,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他怒道:「你說『明德』,這和大炎女王的年號一樣,你分明是有意譏諷我。要不是你侍奉我多年,我早就把你打入冷宮了。」
令妃淚如雨下,哭訴著自己的無辜:「皇上啊,臣妾真的是冤枉的。我深居宮中,哪裡知道什麼年號?又怎麼敢譏諷皇上您呢?」
乾隆卻不願再聽她的解釋,怒喝道:「住口!」隨即隨手把硯台擲了出去,雖然沒砸中令妃,但也嚇得她魂飛魄散。他怒斥道:「那個女子辱我至此,我恨不得殺了她。你還敢喊冤,是想忤逆我嗎?快回延禧宮思過去!」
令妃渾身顫抖,想說又不敢說,只能默默地流淚。她被侍從架起,拖出了養心殿。一路上,她遭受了眾妃嬪、宮人的嘲笑與冷眼,顏面盡失,心中充滿了屈辱與絕望。
容嬤嬤聽到消息後,急忙趕回坤寧宮告訴皇后。皇后剛醒,看到嬤嬤滿臉喜色,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她問道:「嬤嬤,發生了什麼事?讓你如此高興?」
嬤嬤笑著回道:「大好事啊!延禧宮的那位遭殃了。」
皇后聞言一驚,問道:「是令妃嗎?」
嬤嬤笑道:「不是了,現在已經被降為令嬪了。」
皇后疑惑地問:「怎麼又降級了?」
嬤嬤笑著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她因為大炎女王的事情觸怒了皇上,在寬慰皇上的時候提到了『明德』,結果觸了皇上的逆鱗,就被貶了。」
說完,嬤嬤樂得合不攏嘴:「這個女子平時就靠口才得寵,現在聰明反被聰明誤,拍馬屁沒拍成反而被踢了,真是太好笑了!」
皇后聽了也大笑起來,感到非常痛快:「真是痛快!這個賤人終於有今天了!」她想起往日令妃的種種行為,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恨意。
嬤嬤也笑著說:「看到她倒霉,我心裡也暢快多了。」她頓了頓,又問道:「娘娘,您還記得之前小五被流言所害的事情嗎?」
皇后聞言,臉色一沉,點頭道:「當然記得,那件事就是她搞的鬼。」
嬤嬤冷笑道:「她現在又遭貶謫,真是報應不爽!我們應該好好謝謝大炎女王才是。」
皇后聽了,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她雖然恨令嬪,但也不想與大炎女王扯上關係。她沉吟片刻,說道:「嬤嬤,這件事我們就當不知道吧。畢竟,宮中的事情複雜多變,我們還是小心為上。」
嬤嬤卻忽然正色問道:「娘娘您信命嗎?」
皇后驚訝地看向她,問道:「嬤嬤,你為什麼這麼問?」
嬤嬤低聲說道:「奴婢覺得大炎女王好像是天生克令嬪的,每次涉及到她的事情,令嬪都會倒霉。就像這次,她原本是想討好皇上,結果卻觸了皇上的逆鱗。」
皇后聽了這話,心中不禁有些動搖。她想起之前令嬪因為大炎女王的事情而失寵,現在又因為提到大炎女王的年號而被貶為嬪,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寒意。她沉思了一會兒,說道:「魏氏確實因為她兩次遭遇不幸,或許她真的是個克星吧。」
說完,她嘆了口氣,心中卻暗自警惕。在這深宮之中,處處都是陷阱與危機,她必須更加小心謹慎,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與榮耀。而那個大炎女王,雖然與她並無直接瓜葛,但她的存在卻仿佛是一個不祥之兆,讓皇后心中充滿了不安與憂慮。
容嬤嬤輕聲細語,卻字字如針,直刺皇后的心田。「那令嬪啊,連大炎女王的面都沒見過,就已經從妃子降為嬪兩次了。聽說幾年前,皇上本想大封六宮,有意提拔她為貴妃,可偏偏大炎女王殺了傅恆父子,這事兒就泡湯了。娘娘您想想,要是這兩人真見面了,那會是怎樣一番景象?是冰炭不洽,還是暗流涌動?」
皇后端坐在華麗的鳳座上,嘴角勾起一抹陰冷的笑意,那笑容仿佛深秋的寒風,帶著刺骨的涼意。「沒見面就已經這麼晦氣了,連連遭難,要是真見了面,那豈不是要禍及咱們家門?這大炎女王,可真是個不祥之人。」
容嬤嬤見狀,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她低聲說道:「娘娘,大炎女王進京可不容易啊,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咱們得早點打算。您想,這大炎女王雖然權勢滔天,但在後宮之中,還不是得遵循咱們的規矩?」
皇后聞言,微微皺了皺眉,她心中雖有不甘,但也知道前朝的事情,後宮確實不宜插手。「我雖然也希望魏氏倒霉,但她畢竟是大炎的女王,國事可不是咱們後宮能插嘴的,這是祖宗傳下來的規矩。」
容嬤嬤見皇后有所顧慮,便進一步勸說道:「娘娘,要是大炎女王是個男子,當然不能進後宮,但她是個女子,女子們聚在一起,無非就是聊聊衣裳、妝飾、夫婿、子女這些瑣事。現在大炎勢力正盛,皇上都能容忍她自立為王,統領南方,更何況是咱們閨閣里的閒聊呢?您何不藉此機會,探探她的底細?」
皇后聽了嬤嬤的話,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你說得對,以皇上的性子,如果真有辦法除掉她,大炎早就不存在了。但現在皇上正在氣頭上,我要是這時候提起來,恐怕會觸怒他。不過,若是以閒聊之名,或許能套出些話來。」
容嬤嬤笑了笑,那笑容里滿是算計。「娘娘您多慮了,令嬪不敢說的話,您可以說啊。不是因為別的,就因為您是皇后,是大清的母儀天下之人。您的話,皇上總會聽上幾分。」
皇后沉思了一會兒,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你說得有道理,我身為皇后,身份自然不同一般。這種話除了太后之外,也就只有我能說了。好,就依你的計策,咱們來一場『閨閣閒聊』。」
雖然說後宮不能干預國政,但自古以來就是男主外女主內。政治場上雖然是男人們角逐的地方,但夫人們的外交手段也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當皇上掌控欲強,監察百官的時候,官宦之間的利益輸送往往是通過女眷的手來完成的。
那些因為丈夫或兒子顯貴而獲得誥命的夫人們,自然有她們的交際圈子。平時看起來像是閒聚在一起品茗聊天,但實際上很多人都是帶著目的來的。她們或交換情報,或拉攏關係,或暗中較勁,這後宮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滿了無聲的較量。
要說世間最厲害的風啊,不是颱風、颶風、龍捲風,而是女子們的枕邊風。男人們日夜奔波以求升遷,有時候還不如妻室跟官太太們閒聊幾句來得有效。一句不經意的誇讚,或許就能讓丈夫在官場上多一份助力;一句巧妙的暗示,或許就能讓對手陷入困境。
皇后作為皇上的正室、六宮之主、大清的女主人,自然深知這其中的道理。乾隆在前朝治理政事,皇后則可以在後宮施展她的夫人外交手段,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她以溫婉的笑容和得體的舉止,贏得了眾多夫人的敬愛和信任,也為皇上在後宮樹立了一道堅實的屏障。
然而,李清歌這個身份可有點特殊啊。她不僅是大炎的女王,更是乾隆帝的盟友兼對手。她進京跟乾隆會晤,前朝的政治自然是免不了的。但皇后的夫人外交手段或許能在這個時候發揮作用呢,以柔克剛、別開生面。
這日,陽光透過雲層,灑在了紫禁城的琉璃瓦上,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皇后坐在梳妝檯前,容嬤嬤正為她細心地梳理著長發。皇后看著鏡中的自己,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嬤嬤,今日我要見見大炎的女王,你替我準備一下。」
容嬤嬤聞言,手中動作一頓,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娘娘,您真的要見她?這……」
皇后打斷了她的話,「是的,我要見她。我要看看這個能夠讓皇上都忌憚三分的女人,究竟是何方神聖。」
容嬤嬤見狀,只好點頭應允。她心中雖有疑慮,但也知道皇后的決定不容更改。於是,她精心為皇后挑選了一套華麗的宮裝,又為她梳了一個端莊大方的髮髻。
當皇后出現在大殿之上時,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她的身上。她身穿金黃色的宮裝,頭戴鳳冠,渾身散發著母儀天下的威嚴。她緩緩走到李清歌的面前,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大炎女王,久仰大名。今日得以相見,真是三生有幸。」
李清歌聞言,也回以一笑。她身穿黑色的女王袍服,頭戴王冠,渾身散發著一種冷冽的氣息。她看著皇后,眼中閃過一絲讚賞。「皇后娘娘,您也名不虛傳。今日能夠與您相見,實乃我的榮幸。」
兩人寒暄了幾句後,便各自落座。皇后看著李清歌,心中暗自思量。這個女人,雖然年輕,但卻有著一種不凡的氣質。她的眼神堅定而深邃,仿佛能夠洞察人心。她的舉止優雅而大方,仿佛天生就是為了站在權力的巔峰而生。
李清歌也感受到了皇后的打量,但她並未在意。她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也知道皇后心中的顧慮。於是,她主動開口說道:「皇后娘娘,我此次進京,是為了與皇上會晤,共商國事。但我也知道,後宮之中,規矩森嚴。我若有什麼做得不當之處,還望娘娘海涵。」
皇后聞言,心中暗自點頭。這個李清歌,果然是個聰明的女人。她知道自己的身份敏感,也知道後宮的規矩,所以她主動示好,以求得到皇后的支持。皇后微微一笑,說道:「大炎女王客氣了。你既是皇上的盟友,也是我大清的貴賓。在後宮之中,你只需遵循咱們的規矩,便不會有人為難你。」
兩人又閒聊了幾句後,便各自散去。皇后回到寢宮,心中暗自思量。這個李清歌,雖然年輕,但卻有著一種不凡的魄力。她能夠在大炎自立為王,統領南方,可見其能力之強。而今日一見,更讓皇后對她刮目相看。
容嬤嬤見皇后沉思,便輕聲問道:「娘娘,您覺得這個李清歌如何?」
皇后聞言,回過神來,她看著容嬤嬤,眼中閃過一絲堅定。「這個李清歌,是個不簡單的女人。她有著非凡的智慧和魄力,也有著敏銳的洞察力。我若想在後宮之中立足,便不能小覷了她。」
容嬤嬤聞言,心中暗自點頭。她知道,皇后已經看穿了李清歌的本質,也知道了她的厲害之處。於是,她低聲說道:「娘娘,那咱們該怎麼辦?難道就任憑她在大清的地盤上囂張跋扈嗎?」
皇后聞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當然不會。她雖然是大炎的女王,但在大清的地盤上,還是得遵循咱們的規矩。我會想辦法,讓她知道我的厲害。」
於是,一場後宮的風雲較量,便悄然拉開了序幕。皇后與李清歌,兩個同樣聰明、同樣有魄力的女人,在後宮之中,展開了一場無聲的較量。她們或明或暗,或軟或硬,都在試圖讓對方屈服於自己的意志之下。
而這場較量,也最終引來了乾隆帝的注意。他看著這兩個女人,心中暗自思量。他知道,這兩個女人都不是簡單的角色,她們都有著非凡的智慧和魄力。而他也知道,這場較量,最終的結果,將會影響到大清的未來。
於是,乾隆帝決定,他要親自介入這場較量,看看這兩個女人,究竟誰能夠更勝一籌。而這場較量,也最終成為了一場考驗智慧、魄力、心機和手段的較量,讓後宮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緊張和期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