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暮漢昭唐> 第21章 將歸鄉

第21章 將歸鄉

2024-11-17 02:59:08 作者: 周府
  清晨,白霧朦朧,天氣寒冷。

  寂靜旳林間,不知何時響起優美的琴聲,聲如清脆的鳥鳴,似乎在呼應林間的同伴。

  順著琴聲,張虞披著毛氅,穿過已被他走平的林間小道。

  出了道口,紅娘早已等候,溫聲說道:「千金在林間已在等候郎君,為免有他人打擾,我至坡下為二位守著。」

  「多謝紅娘!」

  張虞明白這是紅娘為自己騰出空間,朝她感激而笑。

  少頃,張虞緩步已至亭旁,觀賞著王霽撫琴的姿態。

  見到張虞身影,王霽蔥指撫停琴弦,露出甜美笑容,說道:「張郎近日安好?」

  「不好!」

  張虞依在柱旁,笑道:「近日不聞千金琴聲,夜不能寐,日不能思,今聽琴聲才稍緩愁思。」

  話中之話,王霽自是聽出來,解釋道:「近日溫氏前來求親,不受其煩,故無心至此彈琴。」

  「溫劭雖說頑劣,但相貌端正,家世顯著,不失為良人之選,千金怎不應諾?」張虞故意道。

  王霽從席上而起,白了眼張虞,說道:「家世雖說顯赫,但依其才學,試問能成事否?」

  張虞笑了笑,問道:「不知千金以為虞能成事否?」

  王霽走至亭邊,欣賞晨間霧景,隱晦說道:「依才能而言,張郎有成事之姿,但能否成事,還需看天命。」

  說著,王霽轉頭看向張虞,問道:「我聞紅娘言,張郎不日將歸雲中,可是如此?」

  「然也!」

  張虞湊到佳人身側,說道:「明日王師講學之後,不僅是我,山中余者士子都會相繼歸鄉。否則大雪封山,天寒地凍,將不利趕路。」

  王霽抬起螓首,看向張虞的臉龐,問道:「此番回去,不知張郎明歲有何打算?」

  張虞微微低頭,與王霽的美眸對視,說道:「明歲,莪將與我父至此,攜禮向王公求親,不知千金以為如何?」

  聞言,王霽轉過身子,往前走了幾步,紅羞了臉頰,說道:「求親之事,你與我父談話便好,何須來找我問話。」

  張虞裝傻充愣,說道:「若不問你意見,像那溫劭般被拒,我豈不傷心落淚。」

  「那你今時可是明白?」王霽忍著羞澀,問道。

  張虞故作憨憨,說道:「千金不說,應是拒我求親。」

  「張濟安!」

  王霽跺了下腳,羞惱道:「你何時這般愚笨了!」

  說著,王霽轉過身子,想開口繼續說話時,卻見張虞一臉玩味看著她。王霽頓時明白,張虞又是在故意戲弄自己。

  王霽將手中的團扇扔向張虞,氣惱道:「你怎能這般欺我?」

  

  「消氣!」

  張虞陪著笑臉,用團扇為王霽扇風,說道:「今日一見,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且饒我這次。」

  「哼!」

  王霽拿過團扇,朝著張虞哼了一下,說道:「下次不可再犯!」

  張虞又恢復了正經模樣,拱手道:「我家世不顯,明歲求親,我張氏將傾力而為。」

  「嗯!」

  王霽忍著內心的害羞,說道:「我父非迂腐之輩,濟安明歲前來便是。」

  王霽雖未正面給予回復,但以張虞的情商自是聽出了王霽的言外之意,即讓張虞放心前來,她會盡力在旁幫襯。

  張虞靜靜瞧著王霽,笑道:「明歲再來,中間需隔數月,不知才能再見,千金不說些什麼嗎?」

  「你有嗎?」王霽將皮球踢回給張虞,說道。

  「我有!」

  說著,張虞伸手牽住王霽柔弱無骨的冰手,說道:「天冷了,今後彈琴,需注意些保暖!」

  玉手被牽,感受著粗糙大掌帶來的溫暖,王霽恍如被電了一下,渾身酥酥麻麻,凍紅的臉頰瞬間變紅,連那耳朵都變著血紅。

  當下面對張虞突然其來的關心,一向聰慧的王霽根本說不出話來,口齒遲鈍,唯有低頭連應。

  直到過了半響,王霽這才反應過來,將手抽了回來,弱弱說道:「多謝張郎君關心,今後我當多加注意。」


  張虞笑了笑,說道:「我與千金相識多月,但卻不知千金姓名。今將歸鄉,不知千金能否告之!」

  王霽稍微恢復了下神智,說道:「在下名霽,字殊嵐。」

  「王殊嵐?」

  張虞念叨了下,問道:「雲銷雨霽,風來雨止。『霽』與『殊嵐』莫非另有他意?」

  「嗯!」

  王霽慢踱細步,說道:「我母親生我之時,天空大雨淋漓,我出生之後,雨水驟消,故我父為我取名為霽。又因在殊嵐山所生,故以殊嵐為字。」

  古代女子的姓名非親密關係者,不能詢問,更不能輕易透露。張虞之前不問姓名,一是為了保留些神秘感,二是為了讓王霽主動想說。畢竟關係到了,很多禮節性的東西不會成為交流的障礙。

  「名字頗有韻味!」

  張虞笑道:「我父不識經學,故我出生時,請儒生為我取名。儒生善周易,言我命中多禍,故以虞為名,再以濟安為字。」

  古文中,虞者,通娛,故有安之意。

  張虞,字濟安。名、字互相呼應,且頗有寓意,那儒生確實沒白收一頭羊的高價。

  初穿越過來時,張虞有吐槽過自己的名字,用後世普通話發音,實在與後世的章魚類似,但所慶幸的是,漢代無章魚這一詞語。

  王霽掩嘴而笑,說道:「我初聽濟安之名時,原以為取自濟世安民之詞。」

  張虞似乎想到什麼,笑道:「我若姓李,倒是願取世民為字。」

  王霽聽不懂張虞所說的意思,搖頭說道:「世民也好,濟安也罷。名字再好,若人不能成事,怕不是白費了這好名字。」

  張虞手搭刀柄上,感慨說道:「以今之時局,大丈夫生於世間,若不能轟烈一生,倒白走一遭。」

  王霽眼眸露出欣賞之色,說道:「今後便看張郎之風采了!」

  張虞與王霽接觸有大半年之久,首次見面的表現出來的風趣、俊顏讓王霽生出不少好感,後面展露的幽默風趣則是吸引著王霽的心。

  但僅憑幽默風趣、俊顏高身,想讓王霽為之欣賞,還有些困難。真正讓王霽動心,還是張虞有意無意表露出的桀驁不馴,以及擁有非凡志向的野心。

  郎情妾意下,張虞與王霽又閒聊了幾句,直到張虞以學業為由,才與王霽分別。

  而王霽則痴痴望著張虞的背影,想到未來數月不能相見,心間頓感空落落不少。

  次日,眾士子齊至山院,聽王宏今歲的最後一講。

  堂內,王宏高坐榻上,先是為眾人回顧了下今歲所講《孝經》以及《春秋》部分的內容,之後鋪墊了下明歲所教經學的內容。

  接著,王宏並沒有繼續講課,而是讓士子們自習,若有問題可以隨時向他提問。而眾士子們為了給王宏留下一個好印象,在王宏面前排成長隊問問題。

  眾人排隊湊熱鬧,張虞卻靜靜坐在位子上,獨自溫習《春秋》。

  《春秋》分三家學說,即《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春秋》一書微言大義,所載內容之少,非有名師引導,一般人很難讀懂。

  祁縣王氏以《左氏春秋》傳家,《左氏春秋》的觀點與《公羊傳》《穀梁傳》不同,其強調無不亡之天下,但禮法卻會長久持續;以及民與君思想上,其認為君當愛民如子。

  除核心思想外,《左氏春秋》更多以春秋的歷史故事,作為教學案例,指導漢代士人言行。畢竟以史為鑑,使人明智,可非虛言。

  故相比《孝經》這種思政書籍,張虞更喜歡讀《春秋》,從老祖宗身上學習些教訓。

  隨著時間流逝,太陽已至正午。

  王宏從榻上起身,咳嗽幾下,說道:「明歲春三月一日,我於此再講《春秋》。諸子若有意至此進學,明歲按時到此便可。」

  「學生拜謝王師授學之恩!」眾人應道。

  「免禮!」

  王宏揮了揮手,示意眾人退下。

  「對了,濟安留下!」

  「諾!」

  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下,張虞獨自留在堂內。

  「王師!」

  王宏示意張虞坐下,說道:「近來兵書學得如何?」

  張虞沉吟少許,說道:「《孫子》一書晦澀,誠以為不用兵,不懂其書之精髓。」

  「那陣圖領悟如何?」王宏問道。

  「回王公,陣圖略有所得。但還需從戎歷練,才能曉得精髓。」張虞說道。

  「好啊!」

  王宏頗為滿意,說道:「明歲至大麓,我授你《左氏春秋》,你需用心研讀其中兵事故事。明歲之後,濟安則可入仕從戎。」

  顯然自培養出孫資之後,王宏打算繼續培養張虞。若張虞接下來表現出眾,王宏說不準會收張虞為弟子,傳授王氏家學的精髓。

  「多謝王師指教!」

  因怕王宏生氣,張虞暫不敢表明他求親的想法,拱手說道:「虞必不負王師期望!」

  「今日講學之後,不知何時歸鄉?」王宏關心道。

  「約四、五日後!」張虞說道。

  「善!」

  王宏微微頷首,說道:「濟安家在塞外,道路漫長,朔方早寒,早些回去也好!」

  「此番歸鄉數月,濟安可到藏書閣借些書,明歲記著帶來便好!」

  「多謝王師恩德!」張虞作揖長拜,謝道。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