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帝秦設計師> 第57章 如何立儲?

第57章 如何立儲?

2024-11-16 02:32:29 作者: 買土撥鼠的松鼠
  第57章 如何立儲?

  「可若以卿之意分封,數年後,所封海外諸國欲對九州不利,又當如何?」

  始皇和李斯厭惡分封,不僅是分封不利於中央集權,還因周的前車之鑑,周的分封造成了天下數百年的亂世。

  而經歷過這段亂世的始皇和李斯,自然不願再復周時的分封,讓天下再回到那個大分裂的時代。

  《史記》記曰:「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在九州這片大地上,一家人分出去久了,關係疏遠,都會相互攻伐如仇讎,何況還是分封到九州之外,到時天更高皇帝更遠,那些分封到海外的諸侯能不生異心?

  以嬴政對人心的了解,那不是可能會,而是一定會。

  分封到海外的諸侯們絕對會覬覦九州,相互的攻伐殺戮將更為慘烈。

  李念很乾脆道:「臣也無法解決!」

  始皇瞪了他一眼,你不能解決,那你提出這辦法做什麼?

  

  「以大秦現今之力,的確無法解決,然臣以為與其等這些地方的異邦夷人來伐我華夏,不若先將這些地方搶占,化為我大秦疆土,日後就算海外諸王生異心,也是兄弟鬩牆,肉爛釜中。」

  李念的意思很明確,大王想完全統治整個世界的土地,如今不可能做到,但這些海外之地,我們現在不占,就會被蠻夷占領。

  這些蠻夷以後同樣可能會攻打華夏,不如想辦法先占了分封諸王,就算日後諸王反叛,相互攻伐,那也是兄弟間的爭鬥,不是外人入侵。

  肉爛在華夏的鍋里,總比被異邦外人給搶走吃了要好!

  嬴政想了想,也知道分封是他能掌控這麼多土地的唯一辦法,除非他對這些大秦外的土地視而不見,閉關鎖國,只關注大秦這片地。

  可作為一名權欲征服欲極盛的君王,又怎麼可能放任這麼大片土地在眼皮子底下,不去占據?

  史書記載始皇貪婪,並不假,君王幾乎都是貪婪之人,但正常人誰又不貪婪?

  何況這些土地不是原本所想的貧瘠之地,某些土地之肥沃更勝九州,而且,他還想要讓大秦成為華夏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這是一個對始皇的選擇題:你不想海外分封,那就放棄海外的土地,你不想放棄海外的土地,那就只有施行海外分封。

  始皇這時反應過來,這小子回答了半天,好像也沒正經回答怎麼解決儲君的問題,也即在他突然離世後,怎麼保證繼位的儲君是他想立的,不會被其他人陰謀篡改,不再發生李念所說歷史上一樣的事?

  始皇當即道:「卿之言,寡人已明了,但寡人想知當如何避免趙高、胡亥、李斯之事?」

  這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自然是早立儲君,或者建立一套大家都認可都必須遵守的繼承制度。

  嫡長子繼承制為何在古代那麼流行?

  是古人傻,看不出這套制度的壞處,不知道嫡長子不一定就是最優秀的兒子?

  古人當然看得出,只是相比於缺陷,嫡長子繼承制的優點更多,利大於弊,自然選之。

  莫非要採用我大清的秘密立儲制?

  那玩意兒看似好用,但去研究下後,便會發現問題同樣不少,比如都不知道誰會登上皇位,那就乾脆都不登上或者減少競爭對手,所以道光以後的清帝,子嗣都不多。

  整個大清後宮變成了黑暗森林,誰懷孕誰挨槍:什麼,她懷孕了,可能是個兒子?我跟她關係不好,要是她生出個兒子,我還有好?得趕緊想個法子弄掉。

  李念也想不出完美的解決辦法,他道:「要想避免胡亥公子與趙高、李斯假傳遺詔、私謀易儲之事,臣以為得建立一套所有人都必須遵守的繼承制度。然沒有制度能夠完美,各有缺陷,臣智慧有限,說與大王定奪!」

  「後世王朝的繼承制度大致可分為:立賢、立嫡長、秘密立儲,以及立君王所愛。立賢即為在諸皇子中選擇最賢明的一位,此法好在選出的儲君賢明,繼承帝位後一般不會將王朝帶向滅亡。」

  之所以說「一般」,是李念想到了廣神,想楊勇還是太子時,廣神表現得多麼賢明,可等當上皇帝後,又是多麼的奔放。

  整個人就像釋放了原始天性一下,他娘獨孤伽羅要是看到廣神後來的表現,怕得驚掉一地下巴:這是本宮那賢明的二兒子?

  「但此法壞處是,容易引起諸位皇子爭鬥,導致皇室子弟間廝殺成仇,登上皇位的皇子往往需要殘殺手足,以血腥的方式登位,反不利於國家穩定。」

  二鳳當年頭沒帶好,導致大唐的皇位大多時候都滿是腥風血雨、「父慈子孝」,沒見過玄武門繼承法?

  當然,二鳳也是沒得選,他不殺兄弟,兄弟就要殺他,尤其是李元吉,那是巴不得弄死二鳳。

  「立嫡長,即嫡長子繼承制,是後世王朝最常採用的繼承制度,其優點在於穩定,不容易出現如胡亥公子、趙高、李斯之輩,因為大家都知道按這種制度,該誰登臨大位。」

  「然此法壞處在於嫡長子未必優秀,未必受君王喜愛,若嫡長子是一昏庸無能且暴虐之輩,也按這種制度繼承大位,可能將王朝帶向末路。」

  「再者是秘密立儲制,這是華夏最後一個王朝,清朝帝王所創立的立儲制,好處在於減少了皇子間的爭鬥,讓皇位繼承在明面上不至於變得腥風血雨,更好確保繼承皇子的安全。」

  「可秘密立儲,在密旨揭曉前,都不知誰會是下一任皇帝,那又如何為儲君培植班底,鍛鍊儲君能力?」

  「密旨是在上一任皇帝駕崩後才會取出宣讀,事前誰也不知密旨中立誰為帝,等若新帝毫無準備,突然繼位,其與眾臣都未必相熟,真有能力治好一個王朝?」

  「且,秘密立儲制實行後,清帝子嗣飛速減少,到後來甚至無子,須從旁過繼,也不乏這方面原因。」

  都說秘密立儲制在清只用了三次,雍正立乾隆,乾隆立嘉慶,道光立咸豐。

  可實際情況是,咸豐只有一個兒子(同治),根本用不著秘密立儲,同治更是沒有兒子,繼位的是他的堂表兄弟載湉(光緒),而光緒同樣無子,繼位的溥儀是他親侄子。

  還用得著秘密立儲?

  感謝「因為墨白」大大1張月票、感謝「何炎HE」大大一張月票、感謝「書友160415124748089」大大1張月票、感謝「五星戰世」大大1張月票、感謝「書友150309032735457」大大1張月票、感謝「jw維」大大1張月票。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