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大漢有活爹> 第119章 科舉制(萬字更新)

第119章 科舉制(萬字更新)

2024-11-15 23:05:59 作者: 長夜天高
  第119章 科舉制(萬字更新)

  「同重量肉和同重量的穀物熱量幾乎相當,這裡指的是鮮肉,干肉超過穀物。」

  「同重量的精製穀物和干肉,熱量是同重量油的百分之四十四。」

  「蔬菜的熱量微乎其微,但能幫助腸胃健康,所以也必須食用。」

  「鹽的食用和熱量關係不大,但不食用鹽,身體無法儲存水份,會造成脫水脫力,而食用過量的鹽也會導致身體變得乏力。」

  「所以營養學得出一個結論,人體生存需要兩種物質,一種叫做大量元素,一種叫做微量元素,其中大量元素因為主要食用肉,谷,菜就可以生存,所以這三種被稱為三大必要營養素。」

  「而油的熱量遠高於它們,被稱為是高熱量營養物質。」

  聽霍去病說完,很多人很懵逼。

  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這么正式把所有人拉在一起討論?這無非就是個民生問題嘛。

  要討論不應該是朝堂大朝會討論麼,怎麼要開小會?

  衛青:「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油其實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其他三大營養素,只不過不吃也行,但吃的話熱量比他們都高。也就是說,打仗的時候吃油,比吃肉還管用?」

  一群人都懵了。

  李蔡:「也就是說,如果運輸油,一份油可以當兩三份肉來看待?那如果打仗時我們運輸肉和油,豈不是能節省大量運力,這樣路上造成的損耗就會大大降低?」

  一群人面面相覷,這才知道這份報告對帝國的作用。

  戰爭的後勤模式可能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霍去病抬頭:「這只是報告的第一個結論,還遠不止如此而已。」

  霍去病把上面得出的一條一條的結論挨個念了一遍。

  所有人都開始用自己的大腦思考起了世界的改變。

  有了這些知識之後,戰爭已經完全變了啊!

  不只是戰爭變了,整個國家都變了。

  特別是營養學報告中提到了一個預測結論。

  營養學報告在考察調查了大量樣本後,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在良家子以上的家庭到貴族家庭中,分布有一些飲食比普通人多的貪食人群。

  結果對比之後發現,他們各自對比自己同財富量的人群,抗病能力更高。

  簡單來說,普通比較瘦削的人,遠不如壯碩的人能抵禦疾病,而肥胖的人,遠比壯碩的人能抵禦疾病。

  因為一般得了嚴重的疾病,都會消耗身體儲存的熱量,來修復修補身體,所以一般人生病後都會變瘦。

  所以,肥胖的人和壯碩的人,更能抵抗疾病。

  但報告也指出,肥胖的染病概率遠比瘦削和壯碩的人高。

  也就是說,人體最佳狀態是,壯碩且稍胖。

  但這份報告又指出,體重大的人比同身高瘦削的人保持體重不變的基礎消耗要大得多。

  換而言之,長得胖的人,消耗的熱量比別人多。

  

  研究報告最後給出了一個建議,建議所有民眾,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採用早中晚三餐制,放棄上午飯下午飯雙餐制。

  同時注意搭配,長期飲食必須同時包括肉類、穀類、菜類。

  加上前面另外一篇醫學報告的結論,營養學建議還提出,儘量保持所有進食全部保持純熟食,水果和乾果除外。

  同時還建議每個人每天根據體重,飲水至少一點五升(一點五公斤)到四升(四公斤)之間。

  每個人每天應該攝入,三到六克鹽(一克等於千分之一公斤)。

  如果有持續性劇烈運動,飲食、水、鹽量酌情提高。

  不夠聰明的人壓根看不出這份報告在講什麼。

  而在場的都是聰明人,所有人都明白,這份報告,簡直是一份超級練兵手冊!

  最健康等於什麼?等於最高戰鬥力基礎!

  只要根據這份報告來搭配飲食,強制性調整將士們的飲食結構,就可以成規模的複製身強體壯並且隨時精力充沛的戰士!

  如果不考慮花費的話,只要照著這個來,培養出的軍人身體方面會達到巔峰狀態,配合軍事訓練,士兵戰鬥力將會強的可怕。


  這哪兒是什麼營養學報告。

  這他媽不是超過《孫子兵法》的兵法嗎!

  本來兵法中最重要的就是後勤,但以前認為的後勤,看來是不夠了。

  如果按照這個來,只要後勤跟得上,對手壓根沒有任何勝算。

  所以,朝廷應該從政令的角度,推動民間提供這些東西嗎?

  懂簡體字的都在看報告,不認識簡體字的,都在跟旁邊的人討論。

  唯獨劉徹坐在自己的沙發上,認真的看起了霍海寫的推薦前言。

  上面是這麼寫的。

  【科,禾斗也,計量。

  當用在法律上,就是規矩的意思,比如金科律例。也有課程,條款,種類的意思。

  當用在自然規矩上時,就成了科學。

  在創辦科學報之初,我想過很多題目放在第一期。

  比如數學、語文,他們都是科學的工具,要用語文去理解科學描述科學,用數學去計算科學規量科學。

  但最終,我選擇了健康衛生與營養學的課題。

  未來,當科學蓬勃發展,遠超我們想像時。當人類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縱橫天地之間的時候。

  希望所有科學人能記住,科學以人為本。

  所有的科學都必須記住,一切研究成果都是要為人服務的。

  這個人不是哪一個人,不是我,也不是科學家自己,而是為了人類這個族群。】

  劉徹翻了一頁,看到霍海接下來寫了第二段內容。

  【目前,大漢選拔人才,主要採用察舉制,推舉制。我希望隨著各個學科的發展,締造出新的制度,科舉制。

  科舉制這個科,不是指科學舉人的制度,而是指各個學科舉人的制度。

  在每個學科選拔最厲害的人,在所有學科中選拔綜合能力最強的人。

  為國效力。

  所以,用一句話作為科學報的永恆主題。

  科學以人為本,科舉為國選才。】

  其實這其中還隱藏了第三句話,應該放在兩句中間。

  那就是,學習科學,成為人才。

  霍海之所以沒有把這句話寫在中間,是沒法寫。

  總不能告訴所有人,『要發財來學科學,要升官來學科學』吧?

  劉徹裝作若無其事的又翻了一頁,心中卻一直在思考這個推薦語。

  其實這根本不是推薦語,這分明是宣戰書。

  這份宣戰書中,闡明了一個觀點,那就是科學才是大漢這個國家的未來。

  無論你是黃老道,還是法家,還是儒家,你們要是識相的話,就成為科學的一部分。

  成為不了科學的一部分也沒關係。

  我以後會推動科舉,搞很多學科,你們至少要站在我這邊,成為科舉中的一門學科。

  如果反抗,那就是死。

  之所以霍海寫這個玩意兒,實際上是提前探過劉徹口風的。

  之前劉徹取消掉了今年應該有的舉孝廉,就是在等新的真正的適合的選拔制度。

  那時候霍海還沒意識到這一點。

  不過連續聽到別人說舉孝廉停掉了之後,霍海就明白劉徹的想法了。

  而劉徹也有兩手準備,那就是太學學生。

  太學譯經團隊的人數,隨時都可以抽調出官員出來。

  但是太學的考試,一直遲遲沒有開始。

  霍海的研究院拿到編制後,霍海就已經開始思考是不是該提出科舉制了。

  但問題是,提出這個玩意兒,基本上就會得罪現在的所有老貴族和文武百官。

  也只有新貴族和最近八年打匈奴升官這些武官,處於中立狀態。

  提出來之後就註定要和老勢力鬧翻了。

  不過,霍海還是做了不止一次準備。

  首先就是霍海專門去得罪了張湯,然後利用和張湯的衝突,提出了自己的經濟之策。

  這些策略都還沒完全施展開,就已經為長安縣打下了不錯的基礎了。


  翻年之後,真正的打出狗腦子的對抗就要開始了。

  霍海第二手準備是專門去得罪了董偃。

  因為得罪了張湯和董偃的緣故,霍海接下來很多行為,會被很多沒看懂局勢的人認為是針對他們兩個在做事。

  但是,那些老舊勢力中的聰明人,已經都快明白過來了。

  他們才是霍海最大的對手。

  他們就是那種「錢,我不想出,但!貨,我又想要。」的人。

  他們想要在這次變化中,把經濟的東西全抓到手裡,繼續強大自己。

  同時又不想放棄自己手中的權利。

  要知道察舉制推舉制,誰在推薦別人做官?他們。

  所以,科學提高生產力,他們想要,科舉選才,他們不想要。

  但,霍海推動這一切到現在,就必須要兩步一起走。

  因為一旦有了強大的生產力,卻失去了上升通道,階層固化,普通人讀書但卻沒有考試讓他們去考,那就要出問題了。

  科舉制和一切制度都不一樣,就是因為考試這兩個字。

  這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一種上升通道了。

  沒有之一。

  考試可以很難,哪怕難到了全國一年只選一百個甚至十個呢?至少要有看得見的能入選的。

  劉徹是什麼人,只需要稍微看一下,就能看出癥結。

  科舉制的選拔方式只可能是考試,而考試,就和現行制度的所有受益人都衝突。

  而且是不可調和的衝突。

  其實,劉徹面前這些人,就是霍海要對付的敵人。

  朝堂三公九卿。

  三公就是超級大貴族,而九卿不止九個,而是所有中央有兩千石的實權官職,包括地方大員。

  他們一定會擋霍海這條路。

  但是劉徹還真沒辦法一口氣把他們換了。

  因為他們也有能力一口氣把劉徹給換了。

  劉徹最好的辦法是,完全不站出來,就看著霍海和他們斗,誰贏都是忠臣。

  但霍海才幾歲?馬上十八歲。

  怎麼斗?

  就算霍去病和衛青站在霍海這一邊,斗得過嗎?

  劉徹對此持有懷疑態度。

  「這小子主意多,既然他敢放出話來,恐怕就是做好了準備了。」

  這就好像修橋的計劃,既然渭河改道了,那新河道上肯定已經修好一座橋了。

  但劉徹一點都不知道霍海到底有什麼辦法,能解決眼下的問題。

  這可是帝國所有的高層。

  當然,他們也可以投入科學的懷抱,轉化成新的高層。

  但……既得利益者為什麼要改變?只要躺著不動,誰能拿他們怎麼辦?

  散會之後,張歐坐在車上,重新拿出了科學報。

  「科舉制。」將報紙收起來後,張歐眯了眯眼睛:「去長安縣逛一逛。」

  這個歷史上面面俱到八面玲瓏沒得罪過任何一個人,在朝堂上被稱為第一忠厚人的老者,閉上了眼睛。

  以前,張歐只需要在遇到難題時哭一下,問題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

  因為人情體系,一位忠厚的老者,都被逼哭了,你們還要怎麼樣?

  就從了吧。

  但是,考試是有時間的。

  哭,也要算時間。

  科舉制來了,哭,沒用了。

  張歐從庶出子,到位列三公,而且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預備役排名第一位的高官。

  同時還不得罪任何人。

  為的是什麼?

  為的就是自己那傻兒子還有傻兒子的兒子能繼承這份政治遺產,不求成為大官,只求張家世世代代有人保舉為官,永遠能吃上這口飯。

  但是,現在這份遺產要化為泡影了。

  年少的張歐一眼看過去『庶出子繼承不到遺產喲,分官你還有份,你兒子應該是沒有的,你有本事你去當爵一代去吧。』

  年老的張歐一眼回望『高官又如何,以後得考試,你兒子登上末班車了,你孫子沒有這回事兒了。』

  在原來的規則下,努力了一輩子的張歐,想要一個人完成家族百代重任的他,不可能平靜的接受新時代的到來。

  張歐思索著今天在場的每一個人。

  誰才是盟友?

  誰是盟友可以慢慢感知慢慢查。

  不過,自己一輩子的老好人,難道要在這時候站出來高舉大旗發號施令嗎?

  張歐心中,有了三個名字,石慶,孔安國,李廣。

  (本章完)


關閉
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