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請娘子稱我為陛下!> 第115章 盧馬之亂的餘波!

第115章 盧馬之亂的餘波!

2024-11-15 03:10:12 作者: 倦我生煩
  第115章 盧馬之亂的餘波!

  值得一提的是,楚世昭其實沒有什麼大軍團作戰的經驗。

  因為楚世昭從來都沒有打過那麼富裕的仗。

  甚至,很多時候楚世昭打贏的戰役,都有很大的『傳奇』色彩,以險取勝。

  鄱陽之戰,楚世昭的兵力僅有不到一萬之數,除了荊州軍至少還是官軍,有一定兵員素質外,面對王守義的大軍,楚世昭根本占不到任何的優勢。

  那一次大勝,除了楚世昭敢打以外,天時地利缺一不可,若不是突然的雷暴雨,掩蓋了藍殊這支軍隊的準確人數,而雙方又同時報出千里之外的援軍旗號,利用信息差是打亂了王守義的所有部署。

  楚世昭親身率領部隊作戰,手上所掌控的兵力最高也只有十萬左右。

  而且這十萬人,都是最普通,最基礎的兵種。

  你要是給楚世昭十萬背嵬軍,輜重還能跟的上,楚世昭就敢全力投入西征。

  這兩次劫營,也是給楚世昭一個充足的信心,那就是他記憶之中那些名將的打法,完全是可以套用的。

  雖然大周王朝所處的環境和時代,生產力的總和到底到了什麼地步,楚世昭不能百分百的進行精準定位。

  可是沙場上主要的戰力,仍然是以騎兵為主的軍團。

  於是楚世昭參考了夏侯淵、高仙芝包括擅於夜襲劫營的甘寧,以他們這些名將的思路,給馬溯安來了一記狠的。

  尤其是高仙芝長途奔襲,分進合擊的作戰指導。

  利用的就是騎兵超強的機動性,所展開的閃電戰。

  但楚世昭也並不是完全說是莽夫,他對馬溯安接連使用的疲兵之計,干擾對方的正常休整,也是游擊的一種戰法。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這一套放在背嵬軍上,簡直是無解的。

  因為背嵬軍的機動性,是目前楚世昭手裡獨一檔的,甚至是整個大周王朝都是獨一檔的存在。

  而且楚世昭發現了,如果說和晉陽李氏聯姻,楚世昭是能夠得到一套已成體系的名將。

  能夠立刻作戰的名將。

  和桓氏聯姻,楚世昭最大的好處不是桓盛、桓節這兩位野心頗大的臣卡。

  是桓盛能給楚世昭搞甲冑、搞兵器。

  桓節能給楚世昭搞一批質量很高的戰馬。

  背嵬軍厲害的點,不僅是這些兵員的軍事素養足夠高,還有很大的武器加持。

  大周王朝駐留在各地城池的地方官軍,他們很多人的武器、甲冑都是老化、退化的。

  根本打不了仗,只能欺負欺負那些沒有兵器,剛剛起步的起義軍。

  而大周王朝裝備最好的,就是藩鎮上的邊軍,一個比一個能打。

  因為這些邊軍常年戍邊,還要和外邊的異族纏鬥,要是這些作戰的裝備跟不上,早就被擊碎了。

  背嵬軍現在拿著的就是楚世昭手上最好的資源。

  使用那些戰法的最終目的,對於楚世昭而言,只是減少背嵬軍的傷亡。

  就是哪怕掉一個人,楚世昭都能感覺到徹骨的心痛。

  要是背嵬軍全軍覆沒,楚世昭恐怕想死的心都有了。

  【永晉三十三年四月七日,楚世昭大破馬溯安的軍隊,一路追擊馬溯安的殘部到了陽泉一帶。】

  【馬溯安潰敗之後,他立刻是尋求匈奴人的援助。】

  【晉陽官軍損失了7539人,馬溯安的叛軍在大戰之中折損了59231人。】

  【永晉三十三年四月八日,楚世昭打下了陽泉,隨後轉戰忻州,一舉而下,順勢攻打朔州。】

  【馬溯安潰敗之後,他的叛軍殘部只能節節敗退,而他原本占據的城池,大多都是憑藉武力而霸占,民心不穩。】

  【在楚世昭率著王師而來後,很多地方都沒有抵抗,只留下一批叛軍負隅頑抗,但最終不敵楚世昭所率的軍隊。】

  【永晉三十三年四月十二日,匈奴人燒毀了大同城,他們劫掠大同的百姓,使這些人為勞奴,裹挾著這些人口一併撤回了草原。】

  【面對馬溯安的求援,匈奴人避而不談。】


  【永晉三十三年四月十七日,當楊延朝帶著一支北府先鋒軍奪回大同城時,卻看到了遍地殘骸,滿是灰燼的大同城,心中百感交集,翻身下馬之後,他到處在大同城內尋找一息尚存的百姓,結果卻發現整個城池早已空無一人。】

  【他悲憤不已地將拳頭砸向了地面。】

  【永晉三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馬溯安沒有從匈奴人的手上借到人馬之後,輾轉向盧毅求援。】

  【四月二十五日,馬溯安投順盧毅,成為了盧毅麾下的部將,在范陽一帶死守,抵抗楚世昭的軍隊。】

  【永晉三十三年五月,盧馬之亂引發的政局動盪,牽引了整個北方的亂局。】

  【永晉三十三年六月,盧毅知道眼下的戰爭陷入了僵持的局勢,若是他這一路打不開局面,即將迎來腹背受敵的局面,他率軍立刻攻打河南一帶最後的防線——睢陽。】

  【而鎮守睢陽的將領,為河南節度副使者,姓張名布,他是永晉帝的心腹,也是河南防線最為重要的一環。】

  【在看到了趙政己在投誠盧毅後的下場,張布秉持他的態度,堅決抵抗叛軍的攻勢。】【盧毅調遣在青州投降他的豪強勇將閻明率領十五萬叛軍攻打睢陽,並且答應了閻明,只要打下睢陽,他就是新的河南節度使。】

  【而閻明是青州人士,豪強出身,多年以來,苦於自己沒有晉升之路,為了得到更高的地位和權力,他冒險一試,投靠了以盧毅為首的叛軍,如今苦盡甘來,得以統領一支軍隊,為了替盧毅掃蕩河南,他攻克了許多城池。】

  【此時河南城鎮紛紛陷落,惟有軍事重鎮睢陽沒有被攻陷下來。】

  【睢陽知府許向陽自知能力不足,難以為繼,於是將重任放在了張布的身上。】

  【張布立刻從寧陵調兵四千,入睢陽,與許向陽合兵共八千餘人,並且派遣斥候立刻向大周王朝求援。】

  【閻明為了吃下睢陽,順勢將整個河南占據,直接是不遺餘力的全力攻城,張布藉助城池優勢,率領將士,晝夜苦戰。】

  【許向陽身為一介文官,沒有任何作戰經驗,所以他主內,替張布調運軍糧,修理戰具等後勤保障工作,時常親自趕到戰場,為守城的將士運送軍糧。】

  【在許向陽和張布親密無間的配合之下,兩人根據城池的優勢地形,有時候一天可以擊退閻明多達二十多次的先登衝鋒,連續戰鬥了七日晝夜,殺死了叛軍高達三萬多人,這讓睢陽的守軍士氣倍增。】

  【而張布對於朝廷的新君楚世昭秉持觀望的態度,他並不知道長安朝廷到底發生了什麼,也不清楚為什麼最終繼位的人會是皇四子楚世昭,但是到了這個危亡之際,張布守的不是楚世昭的江山,守的是大周王朝的江山,守的是南方百姓的安危。】

  【他心知一旦睢陽告破,江淮勢必也要陷入新的戰火,如此一來,南方危矣。】

  【在這個時候,睢陽是不能丟,也不能退,只能戰的位置。】

  【然而閻明也並非無能之輩,他日夜都鼓動著大軍向守在睢陽的張布發起了招攬的號令,表示以張布的能力,若是能歸順盧毅的叛軍,必將高官厚祿,封侯賞爵。】

  【閻明更是抬出了盧毅名門之後的身份。】

  【可是張布全然不買這個帳,反而譏諷作為名門之後的盧毅竟然公然背叛朝廷,這是道義上的失節,為臣的失本。】

  【被激怒的盧毅,再次加大了攻打睢陽的投入,不過多次征戰之下,盧毅行軍所耗費的糧草早已跟不上了。】

  【所用的兵力越多,盧毅需要的損耗也就越大,剛剛拿下那麼多的地方,盧毅為了取得民心,都是以寬厚為主的安撫政策。】

  【但是到了這種地步,馬溯安在前線的失利,盧毅已經沒有時間去經營自己的根據地,沒有足夠的時間在這裡磨磨蹭蹭,他大改先前的做派,為了補充戰爭的需求,四處橫徵暴斂。】

  【他將歸順自己的豪強、世家一律赦免,去搶奪那些中立派的家產,必要的時候,甚至將那些小農小戶的財物都掠奪一空,以保證作戰時的不時之需。】

  【盧毅這樣的做法,讓他麾下的多個地方發生了叛亂,但是盧毅是利用大軍鎮壓,將這些人殺死之後,再去搶走他們的財物和糧食。】

  【永晉三十三年九月,楚世昭終於攻破了范陽,馬溯安這一次的敗退,讓他無路可退,只能朝著草原方向逃難。】

  【而楚世昭立刻是包夾盧毅的後方,以此想要替睢陽解圍。】


  【永晉三十三年九月十五日,滄州發生了反抗盧毅叛軍的義軍起事,以竇戾、高鷲為首的起義軍不滿意盧毅的統治和剝削,和盧毅掀起了一場在境內的大戰。】

  【九月二十日,楚世昭收納了竇戾、高鷲的起義軍,將他們編入朝廷的編制,裡應外合之下,直取滄州。】

  【滄州被平定以後,楚世昭以竇戾為新的滄州節度使,帶著大軍繼續包夾盧毅的叛軍。】

  【在楚世昭的壓力之下,盧毅不得不加大對睢陽的攻勢。】

  【永晉三十四年六月,睢陽城破,張布和許向陽寡不敵眾,而一入城後,閻明因為不滿意對方誓死不投降的態度,堅持頑抗,以至於他們陷入了如此緊迫的局勢,調兵殺死了所有頑抗在睢陽城的守將。】

  【六月二十五日,張布和許向陽的屍首被掛在了睢陽城頭,閻明以此來宣揚武力,瓦解那些還想要頑抗的官軍。】

  【永晉三十四年七月,得知睢陽城破,守軍將領大多死戰不降,終為所害的消息後,楚世昭徹底被盧毅這支叛軍的做法所激怒,他前後緊追不捨,就是為了緩解睢陽城的危機,卻沒有想到盧毅的叛軍能夠如此瘋狂。】

  【永晉三十四年九月,因為盧毅為了填充軍備而到處橫徵暴斂的行跡,使得楚世昭得到了地方上的支援,所到之處,大多都有人接應。】

  【而盧毅自起兵以來,連戰連捷,自以為能夠統一天下,可是馬溯安的敗退,匈奴人不願意借兵而離開後,他身上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使得他的行為舉止格外暴躁,易怒而鞭撻下士,對左右侍從稍不如意,非打即罵,稍有過失,便行殺戮。】

  【見到大周王朝日益勢大,盧毅自知情況危急,反而在洛陽自行稱帝,國號大燕。】

  【永晉三十四年十月,盧毅在洛陽兵敗,他在後撤的路途上,被自己信任的部將閻明弒殺。】

  【同年十一月,閻明主動投降,將盧毅的首級獻給了楚世昭。】

  【楚世昭本欲一舉攻下這些叛軍,以此來告慰那些忠君之事的臣民,卻不成想閻明審時度勢,不戰而降。】

  【永晉三十四年十二月,看在閻明免於百姓陷入戰火之亂,主動投誠的態度上,楚世昭又不得不封賞閻明,以表記他的功績。】

  【楚世昭的這些做法,安撫了那些叛軍,使得戰火終於得以消停,盧馬之亂的時局,被楚世昭所平定下來。】

  【而楚世昭令閻明將張布、許向陽的屍首厚葬,這讓閻明心生不滿,又不得不順從楚世昭的旨意。】

  【同月,楚世昭改元,年號開皇。】

  【開皇元年一月,楚世昭將盧馬之亂中的那些誓死抵抗叛軍的將領、為臣一一封賞,將那些不幸戰死的忠臣追諡,加封三公,並設立了忠君祠,把這些官員放入其中,受萬民之香火。】

  【開皇元年二月,自認是平叛首功的閻明僅僅是被追封了一個平戾侯的爵位,他開始四處張羅曾經是他部眾的將領,而楚世昭提前就以『意圖不軌』的罪名,將其拿下。】

  【同月,楚世昭下詔將閻明的三族夷滅,閻明的長子提前得到了消息,在青州再次起兵謀叛朝廷。】

  【開皇元年三月,盧馬之亂後再現餘波,楚世昭一道夷族的詔令,爆發了以閻續為首的叛軍起事,這誘發了青州之變,然而閻明的兒子閻續兵少將寡,無力面對楚世昭的平叛軍隊。】

  【開皇元年四月,這場席捲近半個大周王朝的藩鎮叛亂,終於是被楚世昭平定。】

  【然而盧馬之亂讓大周王朝陷入了一個無比黑暗的時期,社會出現混亂,割據藩鎮大多有了自己的想法,此外這場戰事,加重了對百姓的剝削和賦稅,為了平定戰亂,所投入的經濟支出無比厚重,無論是邊疆還是西域地帶,大周王朝完全失去了本有的控制。】

  【此刻的大周王朝幾乎是進入了一個瀕臨崩壞的狀態。】

  (本章完)


關閉
Δ